English

品味“宜居北京”

2005-03-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专栏记者:董山峰 本期策划:王保纯 刘志达 我有话说
特邀嘉宾:

毛其智(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叶文虎(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缘起

北京是北京人

的北京,是中国人的北京,同时又是世界的北京。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前不久修编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 2020年 》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该规划由23位专家领衔,200多名学者参与专题研究,70多个国家级或市级科研机构支持配合,仅专家论证会就开了150次。当这一规划于2004年11月揭开面纱的时刻,很多人的目光盯住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这十六个字―――这是该规划对北京的定位。如果说前面十二个字容易理解的话,宜居城市这四个字却不能不引起人们咀嚼品味,因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古都北京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记者:据了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 2020年 》修编前,有关机构作了大范围专题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群众对理想北京的评价。然而,当宜居城市这个概念出现在规划中时,人们还是感到陌生,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你们心目中的宜居城市是什么样子?

毛其智:据我所知,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城市被称为宜居城市,有关机构已经把宜居城市标准作为课题开展研究。联合国人居署等在这方面也做了多年工作。

目前北京的这种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以莫斯科规划为蓝本帮助确定的。就在苏联专家指导北京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莫斯科以克里姆林宫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出现弊端。目前北京城市发展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在于“单中心 环线”的城市模式。这种模式,在城市不大时是适用的,但是城市越大,该模式越容易导致中心区聚焦作用越来越强,负担越来越重,从而出现交通、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宜居城市作为北京努力的目标,是要为全体市民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

就人居环境而言,不仅要求住宅室内的环境好,也要求室外的环境好,它从个人居住环境的范围展开,延伸到社区、邻里、交通、就业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

王凯:通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可以发现,它格外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城市交通改善、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交通拥挤、出行困难的城市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宜居不但应该包括好的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应该包括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比如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健全的法治社会秩序、社会福利普及和充分的社会就业等,这些社会人文环境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状态。美国著名的规划学家芒福德认为城市具有陶冶人和教育人的功能,这种特殊的功能完全来源于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

本次规划在对新时期北京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着力突出新城规划、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四个重点内容,同时对城市安全问题和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开展了城市社会发展问题、人口与就业问题、住房与社区发展等27项专项研究。就建设宜居城市而言,可以说是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叶文虎:北京宜居城市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政府“以人为本”观念的强化。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宜人居住的环境 应该有很多指标。人的天性要和自然亲近,希望社会和睦。适宜人居住的环境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好的物质环境;二是好的人际环境;三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一个宜居城市要以人为本、且是可持续发展的。

联合国提出的口号是:“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充满和平、和谐、希望、尊严、健康和幸福的家园”。我以为,这也是对宜居概念另一种较全面而科学的理解。

如何评价北京宜居程度

记者:那么我们应怎样评价目前北京的宜居程度呢?

毛其智:北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医院、机关、学校、大企业总部等等这些机构,基本上都在三环以内。二环内人口密度现在达到2.74万人/平方公里,北京旧城的密度要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几个同类特大城市的中心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虽然还不能给宜居城市下一个权威定义,但至少可以肯定北京离宜居尚远。

王凯:许多学者认为西欧和北欧的城市是世界上较为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原因就是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是相互协调的,不同社会阶层是融合的,文化是多样的。就城市物质空间而言,城市的密度是适度的,有丰富的街道生活和良好的城市景观。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好城市,不应只是适宜一部分人,而是适宜所有人居住。城市应当是合乎人性的,应当对居民有一种亲和力。居住在城市中,人们应该有归属感,不应当感到陌生和紧张。

我以为,现在的北京,实现宜居的理想还要作很多努力。

叶文虎:在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旧城几乎每天都在被改造着。这种改造,又似乎等同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一次又一次地让位于现代化和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现在一个外地人到北京,如果不去那些宫殿坛庙园林,其实很难感受到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韵。

城市的现代化,必然要调整城市的布局,从而涉及到利益格局的改变。这很可能要给部分城市居民带来物质上的损失、生活上的不便和情感上的冲击。这提醒我们,在推动城市宜居的过程中,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努力,不断追求现代化与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的衔接。

按照科学规划建设宜居北京

记者:请你们谈谈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毛其智:北京不应采用简单的新旧城建设模式,而应按照吴良镛院士的建议,把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点放在“东部发展带”。要完善中轴线和长安街“两轴”,强化“东部发展带”,整合“西部生态带”,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格局。其核心内容是疏解中心大团,重组城市空间布局。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发展新城,鼓励和引导中心区的产业、人口和其他城市职能向新城和新的产业带转移。

发展新城并不意味着抛弃旧城,而是强调对现有建成区不再进行超强度的建设。

京津冀在区域空间上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京津塘高速公路已经将北京、廊坊、天津、塘沽、天津保税区、天津港联系起来。但目前京津冀三地在发展中缺乏一个稳定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有机整体。要把“大北京”的协调均衡发展放在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甚至全球的大经济圈里看。

王凯:此次修编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所涉及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关键性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希望通过规划营造出更好的城市环境。当然,修编中提出的很多生态优先原则在执行时能不能贯彻,值得关注。

一个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固然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社会人文环境是宜居城市建设中常常被忽略的因素,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应该说比比皆是。

根据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450万。这个规模的确定是基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通过对国内外首都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分析而得出的。这也是“旧城有机疏散、市域战略转移、村镇重新整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实施。当然,对城市政府来说,在“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四个目标之间保持平衡是需要高超艺术的。

叶文虎:建设宜居城市,既要满足人们居住、出行、上班、购物、安全、舒适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审美和陶冶性情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参与规划、建设、管理各方的协同配合。因此,宜居城市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作为宜居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住宅,其建设目标也应该着眼于宜居。不能片面追求数量,而要质量优先。政府应该为此创造条件,开发商也应该改变思路,恰当处理房地产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单体项目、局部地区的开发应该以不破坏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公共利益为前提。

王凯:比如北京海淀区山后地区在此次城市规划中被定位为科技创新中心,是城市未来8个主要职能中心之一。该规划必然对山后地区的大规模开发产生影响,从而对现有的环境构成威胁。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需要受到高度重视。

叶文虎:探讨北京建设宜居城市我们还需提醒三件事:一是每一个城市都应当把宜居作为自己的目标;二是宜居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变化,人民群众对宜居的要求也会不断调整,这提醒我们在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要留出适当空间;三是不同城市的宜居因地域、历史、文化的不同应当有所区别而不是千篇一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