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在不少场合建议把保障国民健康立为基本国策,因为健康是人类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因素,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最近完成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一半人生病两周内未能到医院就诊,有30%应住院的患者无法住院,城镇与农村
医疗与公共卫生条件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贫富人群之间、在岗与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太大,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平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就启动了医疗体制改革。前年非典流行后,中共中央和政府对卫生工作更加重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速度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势头良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以及医疗保障改革的方案即将出台,这些都十分令人鼓舞。但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老百姓的反应还很强烈。诚然,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家底又薄,我们的财力无法使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现在就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至少应该设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至少应该更合理地配置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并遏制离谱的医疗费用增长;至少应该更多地关注农民、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防止不公平现象的继续扩大。
从这些角度出发,我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还可以迈得更大一些、更快一些,这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也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应该成为当前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