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连市向政府要软环境

2005-03-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通讯员 吴琳 连信 我有话说

为建设和谐社会,大连市旗帜鲜明地提出向政府要软环境,促进“权力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审批少、收费低、服务优、效率高”的政府竞争新优势已开始凸现。如今,区港一体化已正式封关运作,大商所玉米期货获准上市,同时国家原油储备基地、百万吨乙烯、汽车发动机、烟大火车轮渡大连段、大连国际空港、30

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3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三期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去年大连工农业生产、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前不久,大连市还获得“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称号,并捧走最具分量的城市单项奖―――“市民满意奖”。

“向政府要软环境”,大连市推进了系列重大举措。

举措一:自我削权

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制度实际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为此,大连市政府职能转型,从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上突破。经过三轮八批削减,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由2001年的1309项减至目前的277项,累计削减率为79%,使大连市的行政许可项目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始终保持较低水平。

其次,大连市切断“寄生”于政府主管部门的各种中介机构的“脐带”,对全市106个市级行业协会加以清理整顿,对8个收费较高、可有可无的行业协会直接亮出“红牌”,给予取消;而对7个管理不善、作用发挥不好的行业协会亮出“黄牌”,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大连市还对权力相对集中部门的处、科级干部进行交流,淡化权力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大连市出台了《政府机关处科级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意见》,对41个重点部门、热点职位和4个先导区机关的56个正处级职务领导干部进行了跨部门交流;有53个政府部门的731名公务员进行内部岗位交流。

举措二:巨资治乱

“三乱”问题,是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之一,大连市去年专门安排1.5亿元,用于行政性收费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性支出,破解一直以来存在的“以费养人”、“以费行政”症结,从源头铲除“三乱”现象滋生的土壤。

同时,大连市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处罚随意性大的问题。全市有行政处罚权的30个市直委办局和部分区市县,对共计4219项罚款规定逐一细化,均明确具体的收费标准,统一执法尺度,规范自由裁量权,避免个别执法人员利用法律法规规定的罚款幅度谋取私利。

举措三:服务提质

加大“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水平。为解决原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服务面积、网络功能、办公设施等软硬件方面不能满足进厅部门办公和“一站式”服务的需要,大连市政府对一处面积1.5万平方米烂尾楼组织进行改扩建。去年8月31日,全新的“大连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目前,进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35个部门中,已有232个许可事项和9个管理服务事项在中心办理。对10个经市政府同意可不进入中心部门的26个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实行委托代理制也纳入中心窗口办理,许可事项进厅率达到100%。

全面优化办事流程,首批涉及外商投资企业设立、下岗职工创业就业以及办理房屋产权证、户口等与企业和市民密切相关的八大方面,将203个小流程最终缩减到74个,项目审批的工作时限平均减少了50%左右。目前大连市已有网上年检、社保费申报、企业核名等24个在线审批项目,有行政许可登记、行政检查等7大类1817个办事服务项目初步实现了网上服务。

举措四:监督制约

真正做到权力运用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去年以来,大连市以少有的“高密度”相继公布实行了公务员过错追究、行政首长定期述职、行政首长问责、公务员轮岗、行政举报投诉、政府部门及公务人员服务工作十条规定、政府部门工作接待守则等20多项制度,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完善机关和公务员考核机制,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尺。大连市去年首次实行“开大门进小门”的评议制度,实行由服务对象评议机关处室及公务员的办法。评议结果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量化测评的重要依据。为防止干扰,确保评议结果的公正科学,今年大连市政府首次引进了社会调查中介机构组织对444个业务处室的年终评议。开门评议机制使大连市政府机关公务员产生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向政府要软环境的结果,带来了政府管理理念更新,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这个词以从未有过的频率出现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行政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发展资源”等理念,正逐渐成为大连市上下的共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