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导出神舟完美轨迹

2005-03-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李华泽 李筱梅 特约记者 刘程 我有话说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所长于志坚,今年45岁,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总设计师中最年轻的“少帅”。他有一份骄人的履历:率队创建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新一代S频段航天测控网,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1次;为“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立

下汗马功劳。

放“风筝”的人

32岁那年,于志坚年轻的肩头挑起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论证重担。

如果把航天器比作“风筝”,由遍布国内外的测控站和分布三大洋的远洋测量船构建的测控通信系统,就是牵住风筝的那根线,而设计这个控制系统的于志坚,就是放风筝的人。其总体方案的设计水平高低,直接决定航天测控网的水平及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自信的于志坚和同事们创造性地提出:发展S频段统一测控通信系统,采用“透明工作方式”,实现两个面向:一个是网管中心面向测控站的透明监视和远程控制,另一个是任务中心面向航天器的透明监视和控制。

1995年5月,方案评审会。

于志坚作了两个小时主题报告,详尽阐述载人航天测控网系统总体方案。天才的设计,赢得各路权威的赞许。

一支笔牵着几千万元

总体设计不在于单项指标的先进,而在于怎样将不同的简单的单元组织起来发挥最大的作用。总体设计人员一支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动辄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花费。

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美国在全球布下20多个载人航天测控站,仅每年的操作管理费就要消耗3.5亿美元。俄罗斯则利用辽阔的地域优势,从堪察加半岛到克里米亚半岛布了15个主要测控站,还有11艘测量船参与其中。

这些,中国显然都做不到。

为了让我国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达到最大的效费比,于志坚绞尽脑汁,另辟蹊径,织就中国人自己的“飞天网”,为国家节约近亿元的经费。

一次近乎完美的飞行

从“神一”到“神五”,测控通信系统的方案不知经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修改和完善,每一次于志坚都要带领全体人员通过各种试验,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

2002年,在载人航天工程第四飞行任务中,发现飞船工程遥测错码问题。于志坚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理论分析论证和研究,拟制遥测终端比对、灵敏度测试、终端性能测试等试验方案,分析比对上千行试验数据、编制多个仿真程序,编写分析报告,准确做出研究结论。这项研究报告故障定位准确,机理分析清楚,为“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安全返回消除了技术隐患,发挥了关键作用。

“神五”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临近发射前几天,基于对航天员绝对安全的考虑,部分专家提出空间碎片对飞船影响的问题。于志坚组织专家对空间碎片对飞船可能造成碰撞的问题进行精准计算,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也是在临近发射前夕,由于热带气旋造成的恶劣海况,位于南太平洋的远望二号测量船建议推迟发射计划。于志坚与气象专家进行深入讨论,提出对船位进行适当调整后按计划执行任务的技术意见,保证了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按计划顺利实施。

在于志坚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被业内人士誉为“一次近乎完美的飞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