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国时期文献亟待抢救

2005-03-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邢宇皓 我有话说

“目前,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老化、损毁已经相当严重,很多已经到了一摸就掉渣的程度。”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甚为忧虑地说。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在国图特藏阅览库,当记者看到那些已是“病入膏肓”的民国时期文献时,依然有些吃惊:不少文献的册页已经开裂,完全变黄的纸张

勾连在一起,看上去极为脆弱,只要稍一用力,就有可能折断。而据善本特藏部的工作人员讲,记者所看到的,还不是情况最糟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文献已经‘死了’”。

民国时期文献“病入膏肓”

如今,国家图书馆所藏民国时期出版的45万册件图书、20万册件期刊、2万余册报纸合订本以及部分名人手稿,都正处于这样极为危险的状态中。刚刚完成的国图“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报告显示,在馆藏各类、各历史时期的文献中,民国时期文献的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最为严重。

据专家介绍,文献纸张的酸碱度处于弱碱性或中性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当纸张的酸碱度pH值在7到6.8之间时就可以被认为是没有酸化,在6.7到6.3之间时属于轻度酸化,在6.2到5.0之间时属于中度酸化,小于5.0则是严重酸化。而目前国图馆藏民国时期文献的pH值平均只有4.5。如此严重的酸化使得纸张耐折度降低、破损加快,文献寿命大为缩短,其中,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民国时期文献,损毁率为100%。原本专家预计,民国时期出版的报纸寿命约在50年至100年,图书寿命约100年至200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其实际寿命可能会比预期的要短。

全国现存多少民国时期文献,至今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江苏、四川、重庆、上海等地的各类收藏机构,还有大量的民国时期文献身陷同样的处境。“如果再不启动对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和抢救,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也许还能看到甲骨文、敦煌遗书,但再也看不到民国时期书刊的原件了。”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动情地说。

“民国时期文献如此脆弱,是由当时的造纸状况造成的。”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组长周崇润向记者解释说,我国传统造纸选用的材料主要是植物韧皮纤维,其耐久性非常好。由于采用纯手工工艺、没有加入太多的化学原料,使得纸张在完成初期呈现中性或偏碱性,故有“纸寿千年”之说。事实上,国家图书馆藏的一些千年古文献保存情况也很不错。但民国时期,是手工造纸转向机械造纸的初期,用纸量大增,使植物韧皮纤维原料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造纸材料多为木浆,同时,当时制浆工艺落后、所用的化学试剂酸性比较强,因此纸张酸性强,质量差,保存期短。所以在历代文献的保存中,民国时期文献的寿命最短。

“原生”保护刻不容缓

20世纪80年代,为了使民国时期文献能够得到长期利用,在任继愈等老一代学者倡议下,国家图书馆开始对民国时期文献进行缩微复制。但对原件的保护一直没有启动。“缩微和数字化等‘再生性’保护可以部分地保存文献承载的信息,但无法具有原件本身的价值。只有展开‘原生性’保护,才能把文献所具有的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信息都保护起来。”陈力说。“首先,要加强对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的意识,”詹福瑞恳切地说,“有一个通行的说法:一本古籍每借阅一次,其寿命将减少60年。而相对于古籍,民国时期文献面临的威胁更大。很多读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比如要求进行文献复制,而复制对它们的伤害更大。为了尽可能延长它们的寿命,让更多的人能够利用,希望读者尽量利用微缩胶片,必须阅读原件,也最好采用手工摘录的办法。”

除了将可能受到的损害降到最低,对已经病入膏肓的民国文献进行抢救已经迫在眉睫。脱酸、采用纳米技术在纸张上镀膜加固,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经过这样的处理,能确保文献保存几百年。由于现存民国时期文献大多尚有副本,因此,国家图书馆初步计划将原本封存,留待技术完全成熟后再行修复,而对副本进行脱酸、加固处理供读者使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和人才配置。“尽管在古籍修复领域我们拥有几百年的经验和十分成熟的技术,但民国时期文献修复,还是一个新课题。在这批文献中,可能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尚未意识到的价值,因此,在保护、修复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原件不能有丝毫的损失。”周崇润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