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读到几则关于“星座”的新闻。新华社记者发文《中小学生缘何痴迷星座占卜》;《北京青年报》刊出《迷信星座孩子无辜》;《羊城晚报》告诉人们《翻黄历看运程助消遣莫轻信》等等。
“星座问题”时至今日才引起媒体集中而广泛的注意,让人高兴之余也颇为遗憾。我一直以为,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了问题,特别是
星座之类的“有神论”,比起我们多年一直反对的宣传鬼神的封建迷信来,更有一份神秘面纱。“星座”先是在港台流行而后进来的,由于其具有相当的娱乐性,在社会上颇有市场。我以为,这是“灰色文化”;而形诸传媒,则为“灰色资讯” 而“灰色资讯”,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有着很大的危害作用。新华社记者报道 一些青少年对有关“星座”的图书深信不疑,有的甚至“照章办事”,达到“痴迷”程度。
当代社会,资讯的力量很大。“星座”的盛行,某些媒体帮了大忙。新华社记者揭露说,一种名为《星座占卜》的书在中小学生中十分流行,内容包括“每月每天运势分析”、“星座桃花运”等。前些年,报纸上每介绍名人明星,必介绍其星座。可以说,这种灰色“理论”,曾经呈泛滥趋势;这种灰色资讯,是造成中小学生痴迷星座的重要原因。
诚然,现代媒体负有广发资讯的任务,负有包括娱乐大众的功能,即是说,适量地刊发娱乐内容,也是大众对传媒的要求。但是,即使是娱乐内容,也有一个取向和格调问题,有一个情趣导向问题。我们的媒体,应大力宣传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同时,对于灰色文化,要做好引导工作,多做释疑解惑的工作,而不能被它牵着鼻子走,成为它的俘虏,做它的义务宣传员。事实上,一段时间里,有些媒体,有些出版物,为经济利益驱动,惟利是图,见利忘义,在宣扬灰色文化比如“星座”之类的东西时不遗余力,以至于造成社会上特别是青少年痴迷星座占卜之类灰色文化的社会现象。这一情况,值得我们警惕。
灰色、颓废乃至迷信的资讯泛滥,害莫大焉。我们必须引起高视重视,一方面旗帜鲜明反对落后腐朽文化,一方面,用科学文明健康的内容占领娱乐阵地包括传媒娱乐阵地。如此,灰色资讯泛滥的状况才能得以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