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教科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今年春季开学后,全员家访工作又开始了。这项工作在该校已形成制度,每学期一次,今年是第二年。这个信息会唤起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童年的记忆,因为家访,曾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如今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虽然多数人仍会认为这是件好事,但也存在各种看法。所
电话、电子邮件滤掉了语言无法传递的信息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央校”校长李庆明是中央教科所的访问学者。当笔者与他探讨“电话、电子邮件能否取代家访”这一话题时,他说“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话、电子邮件一方面缩短了家校的时空距离,但同时人与人之间一种真实、真切、真情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了。因为电话、电子邮件滤掉了许多语言无法传达的信息,这对于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感情是一个不小的缺憾。所以我们把这项工作的目标定位于因‘走进’而‘走近’”。
不久,我在众多家长的反馈中,看到了对李校长观点的普遍认同。一对年轻的夫妇写道:“这些年,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亲相近越来越变成了一种奢侈。比如过年过节,电话里的只言片语取代了上门祝福问安;发手机短信拜年又取代了电话拜年,甚至简单到把别人发来的祝词连同署名一起又转发出去!因此当我们得知‘央校’开展全员家访活动时,真是佩服校领导的人文素养和决策智慧!这也是在用‘身教’告诉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学生、家长的态度是对教师最大的鼓励
但是笔者最关心的还是老师。因为全员家访有没有实效,老师的表现和感受至关重要。如果老师在具体环节上设计不好,家访就有可能变成走过场;如果老师觉得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收获不大,他们的热情很快就会减退。据了解,“央校”大多数老师出发前都能做到有备而去――除了观察和倾听,他们对向各个学生的家长介绍哪些情况,了解哪些问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邬群峰老师在家访中了解到,他们班的小骏同学虽然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常常处理不好,但在家,无论吃什么,哪怕是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也要先问问保姆吃过没有,还总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保姆吃。这使邬老师很受震动,深感应该重新认识这个学生。每次家访之后,不少老师都会将情况归纳整理,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
这样做是否会使教师的负担过重?这是很多与我讨论这个问题的人普遍的担心。据李庆明校长介绍,“央校”采取的办法是,在集中开展这项工作的一个多月中,他们将包括全校中层以上的干部在内的100多名教师,全部分配到小学、初中部共1300多学生家庭,参加走访。为了使教师劳逸结合,今年开始,每周一、周五下午课后,学校都为教师安排文体休闲活动。
“其实,最能解除教师疲劳的还是他们在家访中体验到的那种身为教师,受人欢迎,受人尊重的精神上的满足,以及给自己带来的专业成长的欣慰”――李校长指的是家访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肯定。由于没有“无事不等三宝殿”的顾虑,每到放学,总有许多孩子围着老师,仰着脸,热切地邀请:“老师,今天去我家!”在家访中,学生眼中的老师,已不是讲台上高高在上的“神”了。他们仿佛是家里的一个长辈,一个朋友。许多学生会高兴地带着老师参观自己的家,参观自己的卧室。反映最强烈的是家长。一位家长听说老师要来,专程从东莞赶回深圳,等老师家访完再赶回东莞。许多家长跑到学校来迎接老师,还有的家长在老师访问完自己家后自告奋勇给老师当向导,去走访附近别的同学家。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全员家访体现了对每一个孩子的关心和尊重,只是希望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应多走访几次。
教育界同行的认同、补充和不同看法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一话题,笔者又分别采访了教育专家以及其他学校的一些校长、教师。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从不同的视角发表了几点看法。
――家访的意义和从中体现的师德应该充分肯定。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说:“现在的孩子生存状况比几十年前复杂得多,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一些校外的故事,都会有一部家庭成长史。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这一侧面,对于教师因材施教的工作太重要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重点中学的模范教师G,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寒假,走访了班里18个学生的家庭。今年暑假她将继续对班里其他学生的家庭进行走访。她说:“电话、电子邮件之所以无法取代家访的作用,是因为在‘家’的环境里,容易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叫做‘亲情’。有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氛围中会迎刃而解。”他们班有个女生有考试焦虑症。别说电话、电子邮件,就连家长到学校来谈了几次,还去看了心理医生,作用都不明显。在家访中,孩子与父母、老师围坐在一起,在轻松的气氛中畅谈,不经意中,她把父亲每次考试前对她“施压”的话全抖落出来了,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孩子长时间积在心里的压抑全释放出来了,效果特别好。所以G老师说,工作负担虽然增加了很多,但还是觉得“值”!北京31中校长张礼斌认为:在教师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家访意义最大。所以31中提倡班主任3年中最好能把全班学生都做一次家访。朱小蔓教授感慨地说:“多年来,很多教师都因为忙不再家访了,甚至用电话、电子邮件与家长的联系都极少。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学校、这些老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实在难能可贵!”
――校长更应该走访的是教师的家庭。这是张礼斌校长的观点。他在上任的第一年,就把全校一百多位老师的家都走访了一遍。他的感受是:“增进了了解,增进了感情。不过年年走可走不起。”另外他认为,对家中有重大变故,或学生本人有重要问题的,校长应该亲自家访。
――注意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隐私权。说来也巧,朱小蔓教授刚接完我要采访“家访问题”的预约电话,就接到在美国哈佛工作的弟弟的电话。他的两个孩子在美国的中小学读书。朱教授问他对此事的看法。这位弟弟毫不犹豫地说:“不可以。这有碍别人保护自己的隐私,还会把在家庭看到的东西,例如贫穷、富有、家长的文化背景、素养高低等等印象不自觉地带到学校,无形中影响对孩子的判断。”
朱小蔓教授认为:弟弟的看法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但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隐私权方面确实值得我们重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愿意让别人进入,有的家庭是在某一个时期不愿让外人进入。所以学校一定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如果学生或家长感到不方便婉言谢绝,就一定要以豁达的态度表示尊重。张礼斌校长在采访中也提到了同样的看法。
――尊重教师差异,不要一刀切。G老师家访时,总是希望孩子本人和父母都在家,以便交流。当父母意见有分歧时,她可以当裁判。那些年轻的父母也都对她心悦诚服。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有G老师那样丰富的经历、阅历和思想水平。朱小蔓教授说:“老师性格的不同、思想水平的不同、能力的不同,都会使家访的效果不同。如果有些年轻教师觉得没把握,可以先跟着别的老师学一学;如果有些老师某个时期内因身体原因或家庭负担的原因不能走访,暂时不去也可以。总之,一定不要一刀切,讲求实效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