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的港湾――再访于都“留守孩”

2005-04-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谢贵芳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我有话说
去年秋天,记者走近江西省于都县留守孩子,与他们一起感受了一段脉脉温情。《江西省于都县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一稿于2004年11月4日在本报一版头条见报后,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此后,该县实施的“留守孩关爱工程”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奖一等奖。近日,记者再次走进于都县,重访“留守孩
子”,再次体验到一份感动和温馨。

家外之家

周末一大早,邹文山老人忙了起来。擦洗桌子,摆好桌椅,然后静静地等待。“爷爷,我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身影飞了进来。然后是一个,两个,三个……一声声“爷爷”叫得邹文山心里甜酥酥的。

邹文山今年72岁,原来是于都县黄麟乡上关小学校长,退休在家后,总感觉心中空落落的,生活中似乎少了点什么。他说,那是少了他爱着的孩子们,一生为师,孩子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县里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动员和聘请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担任“校外义务辅导员”,他听说后,立即主动申请担任,义务照顾起了12名留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邹文彬,一脸的淘气样,一看就是个聪明调皮的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广东打工,奶奶和姐姐管不了调皮的他,他变得越来越不爱学习。每天上学总是迟到,放学后书包随便一丢,就出去玩去了,经常与人打架,有时还整天扎在游戏机旁。邹文山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一连好几天,邹文山都把小文彬送到学校,放学时守在学校门口,把他领回家中,给他做他喜欢吃的东西,还帮他买文具用品,买课外书,像亲爷爷一样关心爱护他。邹文彬被感动了,他喜欢上了这个爷爷,一放学就先到邹爷爷家,再也不出去打架了。

与邹文彬一样,于都县有不少留守孩子感受到了“家外之家”的温暖。全县各乡镇都以政府的名义聘请“五老”担任了“义务辅导员”,共聘请义务辅导员500多位。

爱在传递

留守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远离父母,独守“空巢”,缺乏关爱,由此造成大多数留守孩行为散漫,心理冷漠,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本身缺乏关爱,也不懂得关爱别人。

于都县盘古山中心小学校长曾庆财说:“关爱留守孩,不只是让留守孩得到关爱,而应该让留守孩学会关爱他人。”在这所学校,留守孩“双十爱心接力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全校师生在每个学年内帮助十位留守孩,为他们做十件好事;同时,让每一位接受了帮助的留守孩也帮助十位同学,做十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如此循环,接力行动。

2004年11月15日,是该校五(3)班曾招娣难忘的日子。当她跨入教室时,迎接她的是真诚的眼神和如花的笑靥。黑板上写着“招娣,我们永远爱你”,讲桌上是老师早已准备好的捐款箱,同学们一个个把自己的零花钱投入箱里。一阵暖流涌上曾招娣的心头,她哽咽着说:“谢谢大家!”从此,原本不爱学习、内向的曾招娣变了。一天,李美芳同学突发高烧没来上课。曾招娣动手做了一个美丽的花环,邀了几个同学来到李美芳家里,为她戴上花环,送上自制的祝福卡片,还跳起了自编的小舞蹈。

爱的传递,形成了爱的磁场。冬天来了,杨承龙同学衣着单薄,王成秀老师当场脱下外衣让他穿上。钟根发父母出外打工了,李娟老师坚持一周三次去他家,帮他缝衣服、叠被子,教他做饭、烧菜,辅导他写家庭作业。黄承波同学犯错误了,杨承龙同学主动找他谈心。每到双休日,钟根发都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带到自己家里,认真地帮助补起课来。黄承波自发组建了一个“十人爱心小组”,经常帮助住校的留守孩整理被务,经常组织活动共享快乐。校园里的“爱心传递”队伍越来越壮大,目前,全校已有300多人次参加了“爱心接力行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