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头没听广播剧了。前些日子有幸洗耳恭听了广播剧《水龙谣》,备感温馨。没想到剧中的几张好嘴,把故事讲得那么动听,用《马大帅》里范德彪的话说,就是“咣咣”的。
短小精悍是广播剧的特点。要想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就得制造些戏剧冲突。《水龙谣》设计了两场戏。一个是人与火,一个为人与人。人与火的冲突,焦
俗话说,好戏在后头。随着接班人问题的搞定,阿三与五婶、大龙与小凤的个人问题也迎刃而解,爱情之花竞相开放,真可谓革命生产两不误,事业爱情双丰收。如此,剧情营造得跌宕起伏而又柔情似水,节奏把握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显得既抓人,又动人。让我们感动的是,所有这些,都是由声音完成的。我们既惊讶于《水龙谣》声音的魅力,也惊叹于《水龙谣》语言的张力,正是由于这样的魅力与张力,使得我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听觉激活了视觉。因而,在《水龙谣》“说得精彩”和“精彩地说”的情境中,不仅能真切地“听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听出”了那姚公渡口的鹅鸭戏水、?乃桨声,“听见”了浙中水乡集贸市场的热闹景象,还分明“看到”了那侠肝义胆、恪守传统的平民英雄父亲的形象活灵活现地站起来了,“看到”了焕然一新、昂扬奋发、活力四射的出水蛟龙大龙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立起来了,“看到”了善解人意的五婶、泼辣爽快的小凤、悔过自新的水生的形象呼之欲出了。
作为听觉的艺术,一切都要靠“说”来表现,做到这一点,难;而要“说”得有滋有味,有鼻子有眼,难上加难。难能可贵的是,《水龙谣》借助语言、音乐、音响的有机组合,通过对白、独白、解说的合理搭配,巧妙地用声音构成了场景,用声音塑造了人物,用声音征服了听众,让我们能够闻其声如见其人,听其音如临其境,通过耳朵获得了一次久违了的、别具风味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