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需要先进生产力的支撑,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而高校则是人才聚集、知识聚集的高地,是生产、传授、转移和创新知识与科技的基地。审视当今时代,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迅速增强,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发展先进生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实施者,也是创造者。我国未来先进思想、精神、文化的创造群体将是今天的青年大学生。高校应该而且必须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带头人。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力量集中、技术创新手段先进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辐射源和重要阵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崇高使命和根本任务。“建设者”的素质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目标的实现;“接班人”的质量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高校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去,培养大学生如下几方面的意识:一是民本意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亲民、爱民、为民”意识,努力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二是民主法制意识。培养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体现民意、保障民权的观念和素质,培养依法办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素质。三是公平正义意识。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公道正直地为人处世,维护社会公义。四是生态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形成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和义务感,关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后果,选择对生态有益的价值取向。五是诚信友爱意识。养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融洽相处的良好品德。六是自律清廉意识。要培养大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清正、廉洁意识,为我们党造就具有清廉之风的新一代后备力量。
面向和谐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强化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一是教化能力,即教育、教导、引导、劝导的能力,使大学生树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变成约束其行为的内在信念。二是统领能力,即控制、监督与协调的能力,能够使周围的人同心同德,有效有序地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勤奋工作。三是整合能力,即代表和整合民意的能力,能够把公意整合为决策或政策,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四是依法办事的能力,即善于运用合法的手段组织活动、管理事务、维护权益。五是创新能力,即善于通过创新来高效率地推动工作。通过扎实的教育与培养,使大学生树立和谐意识、宽容精神、民主作风。
立足科技创新,为奠定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作贡献。加快经济发展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但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是高科技含量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高校在以原始性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研究领域,是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主力军,在应用研究领域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方面军。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国际合作交流活跃、信息灵通等优势。在宏观层面,高校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可持续发展创造先进的生产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物质基础。在微观层面,高校不仅要成为一个社区、一个城市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一面旗帜,而且要通过物质支持、人力支援、科技输出、人才培训、文化交流、文明共建和大学生志愿者的爱心奉献等措施和活动,参与、推进和谐社区、和谐城市建设。
加强理论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高校要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整合科研力量,针对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重点进行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执笔:杨金廷齐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