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主体性优质课堂
2005年3月20日,北京市十一学校“创建主体性优质课堂百人百节展示活动”在人们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9:25 12:10,十一学校11个学科的62位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
清柔的音乐响起,提示着孩子们该回到自己的位子上,马上就要
十一学校从2001年开始进行主体性课堂的实践探索。提出教学要关注“对话与交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解决问题的追求”。为此,学校组织教师结合本学科和本年级学生特点积极探索体现主体性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并成立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小组。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师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初步探索出适合各学科、各年级学生特点的新教学模式。
2004年,围绕主体性优质课堂的创建活动,学校推出一系列校本教研实施细则:由教科所、教学处共同主持课堂教学论坛,进行专题讲座和课例分析研讨;建立说课―听课―评课―再评课制度;每学期结合学校教学中心任务组织课堂教学比赛和录像评优课活动;坚持课堂研究例会制度,深入研究教学工作。每周召开学科主任和质量评价小组会,由教学主任主持,研究教学工作,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两周教研组要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研究活动。
60多节课,很难做到每一节都是优秀的,但每一堂课对教师却有着深刻的意义。课堂教学的进步印证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的足迹。李金初校长对记者说,我们追求优质课堂,实质是追求学生的优质发展;我们追求主体性课堂,是在追求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和实现主体性优质课堂,对教师来说,是责无旁贷。
构建新的课程设置及结构体系
针对传统以获取高考高分为首要或惟一目标的高中教学模式的弊端,十一学校于1999年组建了两个高中理科实验班。该实验有两个方面的改革举措:一是重划学段;实行“重划学段、超前学习、集中强化、拓宽加深”的运行机制。二是数理化实行“四环节”教学模式。该模式把一个教学单元分成“自学自研―问难讨论―师生精讲―运用评价”四个环节。每周5个半天上课,4个半天自学自研或合作学习。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它们以学生学习能力的上升为主线,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为依托。自学自研是基础和前提,问难讨论是继续和深入,师生精讲是提升和拓展,运用评价是巩固与整合。四个环节是个闭合的体系同时又是开放的系统,通过评价、反思,四个环节不断进行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三年的实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两个班82名学生,17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名学生入党,一名学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一个班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实验班高考成绩优异,有40名学生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总分平均为590.1。70人考入名牌大学。学科竞赛也取得了突出成绩,两个班学生在三年中共获各种奖124项,国家级奖24个,其中全国一、二等奖15个,市级奖69个。学生对自主学习模式的满意率达99%,对自主管理认可度达96%。他们高兴地说:“在高中学会了自学自研,终生受益。”
用李校长的话说,这是不为高考,赢得高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这对于传统的以获取高考高分为首要或惟一目标的高中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优秀的高考成绩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近几年学校高考大本率在86%―98%,重点率66%―80%。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97.7%,重点大学录取率突破80%。1995―2002年共获各种竞赛奖2576项,其中国家级奖523项,市级奖469项。2003年在区级以上竞赛中就有1006人次获奖。艺体教育成果同样显著,学校连续14年获“北京市体育达标先进校”,并荣获“北京市体育模范校”荣誉称号;校金帆管弦乐团和校童声合唱团五次荣获全国和北京市一等奖。2003年,成为北京市高中示范校。诸多成绩说明,十一学校不愧为市级优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