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榜―――吉林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一汽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博士后导师,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目标―――中国车“中国心”。
回放―――2003年12月20日:第一台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奥威四气门
在解放重卡“中国心”的光荣榜上,李骏的笑容最灿烂。
开发奥威:跨越时空20年
为把产品打造成国际品牌,一汽集团公司确定了“开放合作,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1999年,公司斥巨资11亿元与国外合作开发自主品牌的大马力奥威发动机,并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发动机生产基地。李骏受命担任奥威项目研发技术总负责人。
在30个月的艰苦岁月里,强烈的责任心使李骏工作起来争分夺秒,最忙时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他进行了科学缜密的系统安排,并在关键技术上给项目组严格把关和指导,使我方项目组成员迅速成长起来。在奥威后续产品的开发中,他们承担了全部的设计工作,将联合开发所需的500万欧元减少到只需评审费80万美元。
2003年12月20日,第一台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奥威四气门大功率重型汽车柴油发动机在一汽正式下线。装备了奥威发动机的解放奥威重型卡车,不仅以马力大、油耗低、高效节能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同时提高了与国外产品的竞争力,至今供不应求。
创新研发体系:找到“挖金子的办法”
在李骏眼里,研制奥威不是最重要的,由此掌握一套完善的发动机研发体系,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发动机研发体系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它是提高整个体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想在实施奥威项目的同时把设计开发流程拿到手难度很大。
李骏与外国公司进行了无数次的谈判,像“挤牙膏”一样,把设计流程的安排原则、原理、方法、要点逐一挤了出来。结合一汽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李骏建立起信息数据库,整合一系列的技术资源和规范,构建技术和产品平台,从而创建了一汽自己的设计开发流程,使一汽产品研发的体系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在奥威成功开发的基础上,一个个完全靠自己力量开发的高端柴油发动机源源不断地从一汽技术中心诞生。2004年7月,420―――520马力的全新柴油发动机点火;同年12月,当今世界具有前沿技术、达到欧III排放标准的电控共轨发动机研制成功;今年3月,380马力的电控共轨奥威柴油发动机装车下线。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进入了一个与世界著名品牌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新时代。
率先垂范:树立一面旗帜
当年到单位报到时,李骏主动放弃了易出名、出国多的产品开发工作,选择了要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因为他深知这是整个汽车研发的薄弱环节,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关键所在,是提升民族品牌的基础所在。在这十年中,他建起了国内最先进的发动机基础试验室,为发动机的基础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他把发动机结构设计、CAE分析、燃烧、排放及可靠性研究的30多项重大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其中填补国内空白项目就有6个。
李骏练就了两项特殊的“本领”。一个是善于“走会”。技术中心经常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召开几个论证会,李骏每个会议都必到并分别作出科学分析和决策。另一个是出国不倒时差。坐十多个小时飞机赶到国外,他可以不管时差地立即投入工作。有一次连续24小时的谈判把外方人员都拖得疲惫不堪,而他依然精神抖擞。
在李骏的带动和培养下,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迅速成长,并成为相关领域知名度高、能够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李骏在奥威项目启动时曾对外方合作者说:“现在我们是小学生,当完成这个项目时,我们要成为大学生。”如今,一汽已拥有一批高含金量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