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1952年生。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视协副主席。曾获得“飞天
”、“五个一工程”、“金鹰”终身成就奖等奖项。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看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认识了列宁。哦,列宁是那样走路,那样大笑的。现在,中国人看电影、电视剧《长征》,看电影《开国领袖毛泽东》、《延安颂》,认识了毛泽东。现实中的毛泽东和影片中的毛泽东,在观众的眼里几乎就是一回事。不信,把毛泽东让其他演员来演演,观众肯定还是习惯唐国强的表演。这不是观众的欣赏形成了定势,而是唐国强塑造的毛泽东形象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观众把他塑造的形象,放在记忆的深处了。
塑造现实生活中的人虽然没有一定的定式,但难度要比非现实的大得多。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他早年选择当演员时,父亲并不同意,他说服父亲后,一直记着父亲的话 “干,就要干好。”
唐国强最初的片子反响一般,虽然1979年在电影《小花》中任男主角,有了起色,也获了奖,但有人却说他是“奶油小生”。唐国强苦闷过,徘徊过,但继续执著地去探索,去拼搏。经过努力,他摆脱了“奶油小生”的尴尬,表演从外形到内在气质焕然一新。
唐国强第一次在电影《长征》扮演毛泽东时,许多人持怀疑态度,但他还是以自己的表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第一次成功地塑造毛泽东形象后,唐国强对人物的理解、把握更加自信。他在电视剧《长征》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观众觉得,要表演毛泽东,非他莫属。当然,只有唐国强自己知道,每次饰演这个领袖人物时面对的巨大挑战,因为不能重复,他必须具备更多的文化储备、更高的表演技巧,以及对历史事件、人物情感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唐国强拼命地看书,注重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还喜欢上了书法。如今,他的书法已名声在外,而且,他的感悟和理解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功夫在戏外。
对毛泽东这个形象的塑造,也让唐国强的心灵得到了洗礼。他说 “从毛泽东身上,我发现了共产党人惊天地泣鬼神的阳刚之气。”他已经饰演了长征和抗日两个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他还想再拍一部解放战争时期的,以完成他塑造的毛泽东形象系列。这是唐国强的一个夙愿。因此,虽然时间很紧,他也要挤时间筹拍电影《解放》。按他的预计,包括写剧本、找外景、选角色等,最早也得在2006年才能开拍。他信心十足 “我要演出毛泽东的硬气、豪气、英雄气。”
唐国强是一个被誉为戏德好、人品好的演员。1977年在拍摄《长征》时,他坠马受伤后仍坚持拍摄。《长征》一剧在拍摄过程中转战了好几个省份,经历了雪山草地的考验,唐国强用对艺术的执著,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甚至用性命来拼搏。《长征》拍摄完成后,导演金韬和唐国强成了好朋友。金韬这样说 在创作过程中有过争吵,但在某种程度上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唐国强参加表演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的拍摄,一签协议就是90天,而像他这样级别的演员,20集的电视剧一般只签45天,可见他的认真和投入。唐国强第一次到剧组时,带去了好几个大包,里边全是他准备的关于人物表演的卡片。比唐国强腕低的演员都带助理,他却坚决不带。他从北京到天津也是自己买火车票去,不要剧组去接。该片的制片主任洪宝生很感慨,说中国演员们的境界,能有五十分之一的人像他这样就不错了。唐国强是《张伯苓》中的主演,资历也最老,谁也没有他的戏多,谁也没有他辛苦,可他最默默无闻。由于他的带动,整个剧组都变得很好合作了。历来如此,无论演什么,唐国强都会很自然地和所有与他演对手戏的演员对台词,不会因为自己是名演员而端架子。他也从不搞特殊,拍戏时跟大家吃一样的盒饭。《张伯苓》拍摄结束后,唐国强被南开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
唐国强以其出色的演技、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豁达宽广的胸怀,成为中国最优秀、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