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需要教学型大师

2005-04-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尹保山 我有话说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晏才宏,3月中旬死于肺癌。他去世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晏老师的死引发了争议,他终年57岁,教学水平和师风师德广受赞扬,但由于没有论文,去世时还仅仅是个讲师。

从世俗的眼光看,晏老师不能算是功成名就,

从教几十余年仅只有个“讲师”职称,这在以论文论实力、以科研为要任的大学校园显然属于“弱势”一族。然而,晏老师生前深得学生欢迎,死后深受世人敬仰,这决非一般高校教授可以比拟。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师实行以发表论文看科研水平的职称考核机制,而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则较少关注,于是导致相当部分教师在科研方面呕心呖血而教学却一带而过。应该说,强调科研本身没有错,提高科研实力是高校发展自身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问题的关键是:高校不但承担科研任务,同样担负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的功能,偏颇任何一方都有违高校的定位意义。

近些年,高校也逐步意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如已故数学大师陈省身以90高龄坐在轮椅上给本科生上课至今为人们所传诵。另外,为改变教授忙于科研无暇教学的状况,一些高校还出台了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的硬性规定。如清华规定教师不给本科生上课不能当教授;广州大学规定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可能“下课”;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要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赞赏的教学改革。

每每听到某教师以多么强劲的科研实力破格晋身教授,某教师年纪轻轻就撰写出高质量论文荣获国际大奖,我们会显得异常激动而自豪。而在上海交通大学,晏才宏老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寓教于乐,以一杯清茶、一支粉笔在三尺讲台得到了学生的深度认可和真心怀念,这样的教学大师同样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高校既要科研又要教学,当我们景仰科研大师的时候,也期待出现更多像晏才宏这样的教学大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