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地都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学生放学回家也早了。然而,这又引发了一个“四点钟难题”:小学生4点前就放学了,许多家长却要到下班后5点半甚至6点多才能到校接孩子。那么孩子放学后由谁来管呢?
在浙江省温州市,近年来专门替家长临时接送、照看和辅导孩子的新行业――“托管中心”日益红火。“托管
据了解,温州民间从事学生托管的校外机构现有数十家,发展特点是良莠不齐。条件好的可以托管上百名学生,条件简陋的托管十几人,少的甚至只有三五个学生。
一到下午3点半,几辆接送车就会出现在温州建设小学门口,几个阿姨忙着招呼学生上车。记者跟随接送车暗访了几家托管中心,发现条件都很简陋,进出也无人盘问,卫生环境状况更不容乐观――没有专用厨房和餐厅、没有实行分餐制。其中地处上陡门的一家“托管中心”的厨房不足4平方米,餐具全部堆在阳台上用清水简单清洗。当记者要求查看卫生许可证时,工作人员称他们是私人办的,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但“员工每年会进行体检”。有一家居然开在居民区家里,没有专门的教室,就在客厅里支起3张桌子,没有专业的老师,就由自己领着孩子玩一玩,住宿和伙食无法得到保证。
据调查,开办“托管中心”的大多是退休教师和社会人员,辅导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紧靠蒲鞋市小学的一家“托管中心”的老板娘说,她没有教师资格证,只是负责看管学生保证他们的安全。另一家“托管中心”的张老师称,他们3位辅导老师只有成人大专学历,没有人当过小学老师。规范缺失:尚需必要的监管作为新生事物,家长们是如何看待托管机构的呢?采访中一些家长向记者表示,大家还是比较欢迎这类“托管中心”的,至少可以让孩子放学后有个去处,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但是,要让“托管中心”真正做到让家长们放心,还需要从制度上去规范。有关部门要通过审批定出一套规范化的标准,包括人员资格、人数配备、卫生条件等。
如今这些“托管中心”普遍存在配套设施不齐全、管理不到位、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潜在的安全隐患让人担忧。那么到底该由什么部门来管理呢?该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从来没有给任何一家托管中心颁发过许可证件,目前也没有专门针对“托管中心”的管理规定,如开办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等。当地民政部门和工商部门也明确表示,这些托管机构不在他们的监管范围,完全依靠行业自律。
“托管中心”的收费同样不受物价部门的监督,由各托管机构自行定价。收费标准是半托每月收费从550元到1100元不等,全托的每月收费800元到1500元。对此,该市物价局收费处有关人士解释说,由于“托管中心”不属于民办教育性质,不适用于《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办法》,因此无需向物价部门申报、备案,其价格由市场决定。专家担忧:托管不能违背教育规律
“社会机构托管小学生不能违背教育规律。”温州桥儿头小学校长杜丽丽直言不讳地指出,未经专业训练、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辅导小学生做作业,会影响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实行新课程改革后,教学方法和以前有较大区别,一些退休教师如果还是用老的方法指导孩子,学生学习不仅达不到教材新大纲的要求,还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
表示担忧的还有温州教科院的张老师。他说,非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影响,现在的老师都向专业化发展,没有教师资格的托管只能是代管,不能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况且非专业人士大多不懂教育规律和孩子的心理特点,对一些好动、看似调皮的孩子大多采用大声呵斥的办法,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温州师范学院一位教育管理学教授指出,现在小学校园周边“托管中心”越来越多,说明这些社会机构的确是社会所需的。当务之急是要给民间“托管中心”一个正规、合法的身份,并将其纳入正常的监督管理。他认为,教育、卫生、工商、物价以及社区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引导,科学地进行管理和规范。最好的方法是设定一定的门槛,让条件好、有实力的托管机构脱颖而出,让家长们放心地将孩子送到托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