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埙?相应与笙磬同音

2005-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崔宪 我有话说

埙?相应,比喻兄弟或朋友之间因关系密切而互相配合、相互照应,它的喻意来自《诗经・小雅》中的“伯氏吹埙,仲氏吹?”。埙与?这两件乐器形制各异,前者如梨形,后者如笛状 竹的两端有“底”,被称为“有底之笛” 。但因发音原理相同,音色相近,在一起演奏可以获得音色和谐的效果。笙磬同音,也比喻两个人物

或事物间关系融洽,动作协调,它来自《诗经・小雅》中的“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与埙、?不同的是,笙与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乐器,笙以竹管中所施之“簧”,以演奏“和音”为主,一般不奏单音;磬由石或玉所制,音色清越明亮,以奏单音为主。笙磬两器同时演奏,有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将这两种乐器称为“同音”,说明这两种乐器的音色结合有新的效果,有如两种颜色调和后产生的是第三种颜色一般。“鼓瑟鼓琴”亦含瑟与琴有和谐关系之意,另如“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句,将妻子好合的关系比做瑟琴的和谐,可见瑟与琴的合奏与埙、?,笙磬在《诗经》的演唱中有各分其组的作用。

从乐队在音色的选择与乐器的搭配上,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的以声相类的音乐现象。以上这三种乐器的音色组合,主要用于为诗歌的伴奏:表现悠扬、低回的旋律,用埙?;表现激越、明朗的曲调,用笙磬;表现柔美、含蓄的内容,用琴瑟。铿锵、挺拔的音乐,有“逢逢”的“鼍鼓” 以鳄鱼皮蒙的鼓 ;深沉、忧伤的音乐,则有“将将”、“喈喈”的“鼓钟”的应和声。《诗经》中优美的诗句流传至今仍朗朗上口,韵味无穷,但伴随乐器可唱之诗的音乐早己绝响。但是,《诗经》的诗句中显露出由乐器独特音色及其音色组合的优美文字,仍禁不住让人遐想:在产生《诗》的年代和孔子删诗日子里,诗的意境不仅只是在诗的“朗诵”,诗与歌完美结合以及诗歌唱诵的余韵,也是曾在各色乐器的伴奏中,随着唱诵者的歌喉,余音袅袅、声声绕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