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逐步进行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大胆
提问
要培养问题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影响学生提问动机的原因主要有:1、胆小、紧张,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2、满足于一知半解,认为对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不愿生疑;3、受知识,年龄限制,难于掌握知识要点,难于生疑。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生疑,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提问,对同学提问,对教材提问。
二、创设激发思考的环境,让学生愿意提问
为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遇到不懂的地方打小问号,课后布置复习作业,哪些知识不易掌握有疑问的打个大问号。至于对提问有困难的学生,要通过启发点拨,引导来帮助生疑。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
三、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让学生善于提问
学生乐于思考,敢于提问,但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里存在着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问题。从何问起?怎样问?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
1、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提问
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学生提问: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提问
如教《丰碑》一文时,我反复让学生朗读课文的结尾处,说一说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读完后学生问道:“军需处长牺牲了,像一座雕像矗立在那,为什么说他和云中山化为一体了?”引导学生抓住“跟云中山化为一体”这一具有深刻内涵的难句提问,学生就会深入文本体味、感悟,从文字的表面意思直抵军需处长的精神境界,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得以升华。
3、从矛盾之处提问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提问,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小珊迪》一课。我给了小珊迪一先令,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是上当了,可见他不信任小珊迪,紧接着却写道:“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正揭示了课文中心,表现了小珊迪诚实的好品质。
4、从标点符号上提问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提问。如《山沟的孩子》一课,可引导学生提问:“我们相信山沟的孩子一定会迎来绚烂的黎明,为什么课文的结尾要用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学生会在反复诵读中看到山沟孩子美好的明天。
5、在结尾处提问
课文学完后,在接近尾声时让学生提问,既可以对全篇文章进行总结,还可以向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如学完《沙漠里的船》一课后,我问学生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学生提到:“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好,内容不够全面。骆驼还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它都没有写。”我趁势问他们:“你们知道骆驼还能做那些事呢?”学生们把课前读书、上网查找的资料进行了交流,这样的交流让他们感到骆驼真不愧为“沙漠里的船”。
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高了,提出的问题的质量提高了,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索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通过问题使学习步步深入,通过问题使学生具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