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白喉、破伤风等传染病曾使无数幼小生命夭折;今天,这些传染病已很少见得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说,预防接种功不可没。但是,他同时强调,疫苗接种不可放松警惕,因为有些传染病出现死灰复燃的迹象。
享受计划免疫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新中
梁晓峰介绍说,除了上述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的病种,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的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一些省市也已被纳入计划免疫。2004年全国乙脑发病较2003年下降了31%。国家正大力提倡和推动更多的地区特别是乙脑和流脑高发省份将这两种疫苗的预防接种纳入当地计划免疫范围,努力提高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的接种率。
“脊灰”疫苗接种不可放松
通过给婴幼儿服用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又称“小儿麻痹症”)疫苗糖丸,我国终于成功控制了这种传染病的流行,并于2000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消除“脊灰”的目标。面对这一成绩,有些人以为,孩子们从此用不着再接种“脊灰”疫苗了。梁晓峰说,对“脊灰”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在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还有“脊灰”野毒株流行,我国仍面临发生输入性“脊灰”的危险。另外,在“脊灰”疫苗低接种区已经出现了由“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流行。只有继续坚持做好“脊灰”预防接种,才能使广大儿童免受其害。
麻疹发病出现新情况
近年来,一些省份麻疹发病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多数是低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正常情况下,儿童应在出生后8个月时接种第一针麻疹疫苗,满7岁时接种第二针。但有些地区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不够落实,特别是第二针的接种率不高而造成了麻疹局部流行。有的地区出现14岁以上的大龄儿童甚至大学生患麻疹,则是过去的接种工作有遗漏造成的。
针对这一新情况,国家一方面正在研究修改现有免疫程序,将第二针接种时间前移至18-24月龄;另一方面拟参照国际通行作法,将疫苗注射剂量由原来的0.2ML/每针,加大到0.5ML/每针;同时还在部分高危地区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即为所有14岁以下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
梁晓峰说,现在各国都在努力消除麻疹。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有可能提出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必须抓紧预防接种工作,争取与国际同步实现消除麻疹。
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待提高
目前我国每年乙肝发病人数仍在上升。乙肝一旦患病,治疗费用高,效果差,很难根治。而乙肝疫苗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而且是年龄越小接种效果越好。因此对新生儿来说,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出生后24小时内,越早越好)很重要。我国从2002年起将乙肝纳入计划免疫,为新生儿普遍接种。但由于西部地区很多产妇是在家中分娩,很多新生儿难以得到及时接种。2004年计划免疫审评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西部地区273个县,有近三分之一的新生儿未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据悉,为了使更多的儿童获得乙肝疫苗的保护,国家正组织专家制定提高边远、贫困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具体措施。卫生部要求各地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同时,还将对2002年1月1日以来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予以免费补种。同时卫生部也在组织专家拟定预防控制乙肝的中长期规划(2005-2015),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
计划免疫仍有空白区
贫困地区和流动人口聚集地是计划免疫存在空白区集中地区。对流动人口的免疫规划管理一直是个难题。有调查显示,个别地区流动人口中儿童麻疹、脊灰等四针六苗的全程接种率只有36%,乙肝疫苗接种率只有35%。近年,在麻疹发病较高的地区,近80%的患儿出自流动人口;2004年北京市流脑发病较高,患者也多为外来人口。为此各地正积极开展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管理试点,力争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2004年卫生部对西部地区273个县的调查,卡介苗、百白破、“脊灰”、麻疹疫苗接种率低于85%的分别有11、33、28、37个县,这四种疫苗全程接种率低于85%的有74个县,占调查县总数的27.11%。近年,为提高西部地区计划免疫覆盖率,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免疫接种工作的经费投入,并加强了与一些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合作,以争取更多的国际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