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的古典诗词一直非常喜欢。从牙牙学语时起便开始诵读,直到年过花甲仍是情有独钟。因此,在我的枕旁案上,总是放着几本诗词选本供随手翻阅;兴之所至,也会摇头晃脑高声朗诵几句,聊抒一下寂寞的情怀,或释放些许胸中偶积的块垒。近年来,古典诗词得到不少作家和读者甚至年轻人的青睐,报刊上也常有新作出现;同时,还
不久前,恰又收到马凯同志寄来的新作――《马凯诗词存稿》。初读几章,便觉有别样的清醇之气在心头荡漾;一口气读完之后,又觉韵味盎然,一种浓浓的诗意在胸口流淌,掩卷回想,一些意蕴悠长的短章佳句,又浮现在脑际。如排在卷首的《红日》(山坡羊):
拔白破夜,吐红化雪,云开雾散春晖泻。煦相接,绿相偕,东来紫气盈川岳。最是光明洒无界,升,也烨烨,落,也烨烨。
这首词,不仅文字美,意境也美,把旭日初升时的万千景象描绘得美轮美奂;且韵律自然和谐,读后给人以深远的愉悦遐想。其姊妹篇《明月》也有类似的意境;特别是结尾三句 “……只把青辉留天下,来,无牵挂;去,无牵挂。”作者在这里把情景人格化了,非常耐人寻味;而《自在人》一词中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的哲理和“淡泊名利”的心境,就更令人回味无穷了。
书中的律诗和绝句,都很精彩,其谴词造句的工整,平仄韵律的考究,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精巧的艺术构思。试举《兰亭探游》(七律)为例:
流觞曲水竞高歌,醉笔兰亭冠墨河。剑舞云游随惬意,泉奔龙走任欢歌。
势斜反正山旁树,欲断还连池上鹅。但把永和神韵借,新毫也敢试婆娑。
显然,这是作者游览浙江绍兴的兰亭后有感而作。曩昔,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与谢安等名士游春品茗,各自挥毫题诗记兴,成为千古佳话;后来把这些诗章编纂成集,王老夫子做《兰亭集序》,又成了千古美文。这个故事历来被文人雅士所赞羡,有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此亭前挥笔题咏。我也曾多次来此游赏,抚今思古,颇多感慨,但终因才疏学浅,心绪浮杂,难以成文,尝深以为憾。而马凯同志来此“探游”后却有自己独特的感怀,诚令人感佩。仅看题目中的“探游”二字,便觉含蓄而有趣。因为是“探游”,便可选情择意而抒怀,不必铺展开来描述,故能“剑舞云游随惬意,泉奔龙走任欢歌。”此后的两句,看起来似乎在描绘兰亭周围的景象,实质上却是赞美这位书圣的书法行、草之奇美;作者真是匠心独具、别出心裁了。有此等见识和心态,因而就“新毫也敢试婆娑”,表达了作者此时已经心驰神放,禁不住挥毫泼墨、一吐为快了!
以上所举几首,系笔者特别喜爱者,决无以偏概全之意。全书中美章佳句,俯拾皆是,信手翻来,满目珠玑。如“七绝”《异国中秋夜 二 》中的“飘然思绪蟾宫送,借问嫦娥可寄情”,栩栩如生地表达了游子对祖国的无限怀恋之情,不露痕迹地把神话和现实融为一体。再如“七古”中的《南阳武侯祠感怀》一诗 “巧借周郎攻赤壁,妙遣司马守空城。”对仗之“巧妙”,用典之精当,都令读者击节称叹。
我是个古典诗词爱好者,仅能欣赏而已。今天评论马凯同志的这本“诗词存稿”,也还具有欣赏的性质,不确当的地方,一定在所难免;何况,在文学作品中,诗是最难评论的,意象纷披,景情万状,见仁见智,其说不一。拙文如有不当,就请作者和读者鉴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