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惟一零税区”,这是“东川再就业特区”极富吸引力的招商广告。广告背后,是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特殊困难的艰苦探索。
东川曾经是一座以“天南铜都”闻名于世的地级市,因资源枯竭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迟缓撤市改区,1999年由省辖地级市改为昆明市辖的县级区。2003年,
“东川问题”困扰着东川、昆明和云南省的决策层。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云南省于2004年4月召开“昆明市东川区加快发展专题会议”,决定创立“东川再就业特区”,用最优化的政策资源,吸引外资办企业并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靠自我发展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下岗职工再就业。
在再就业特区,实行优于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省招商引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税收实行前5年全免,后5年减半征收;对进入再就业特区、招用东川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按每人8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技能培训补助等。
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注册、经营地在再就业特区的新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二是符合再就业特区产业发展方向,在再就业特区内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及采选勘探、建筑安装业以外的投资项目;三是在优惠期内接收和吸纳东川区失业、待业,特别是下岗职工人数达到职工总数的50%以上。
东川区区长和丽川说,东川希望通过再就业特区建设,依托铜、铁、磷、河砂资源和立体气候、干热河谷热区等优势,以现有工业企业为基础,积极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产品深加工、磷化工、新型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争取到2008年以前解决约8000名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使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15%以下。
来自东川再就业特区管委会的数据表明,再就业特区建设推动了当地的招商引资。一年的时间里,前来东川洽谈投资的企业已有500余家,涉及意向性项目120多个,其中确定投资的企业有31家,总投资额达4.1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7亿元。完成投资金额超过改革开放以来东川吸引外来生产性投资的总和。新建企业吸收下岗、失业人员,使当地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