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流散族裔的文化研究(图)

2005-04-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江玉琴 我有话说

本世纪初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始终围绕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等相关问题,不过这时关于全球化和全球性的讨论已经超越了20世纪后期所批判的西方中心主义,显示出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全球化讨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文化全球性和本土性、同质性和异质性的问题。既然经济活动的高度全球化不可避免会产生

生活方式的趋同性甚至同质性,那么该如何保存具有本民族特性的文化特征 如何挽留即将沦失在全球性消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 如何存留我们的“故乡” 基于这方面的思考和关注,流散族裔的写作以及由此显现的文化旅行等研究就自然成为了本世纪学术界的显学。

在进行流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时,犹太文化因其流散时间漫长、文化交融复杂、民族特征模糊反而鲜有人进行全面分析。《犹太文化要义》无论是从犹太学研究还是从后殖民文化研究来看都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推动了犹太文化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超越了以往区域性或国别性的犹太文化研究和犹太文学研究,以前所未有的大视野、大格局,比较全面地梳理了犹太文化产生的流程和结构、思想方式和生存机智、文化母本与现实表征、宗教精神与审美文化等方面,可谓是犹太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除此以外,《犹太文化要义》一书,从面到点、由表及里、从里而外,丝丝入扣,以犹太文化要义之根本―――《圣经》旧约思想为本,分别从宗教、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地透视犹太文化内涵和文化结构,为文化审美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即以阐释学的方法将民族文化研究纳入到广阔的文化语境和全球语境中,建立起与当代文化现实相适应的研究话语形式,为审美文化研究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思考和可能。

笔者认为,《犹太文化要义》一书的意义主要基于以下四点。

首先,犹太文化 希伯来文化 作为西方文明与文化的源头之一虽然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圣经》文化贯穿了西方文化的始末,是西方文化的主核之一,但创造希伯来文化的犹太人形象却在西方文明中多次被妖魔化,甚至导致了西方文明对犹太民族的种族灭绝政策,这使得我们非常迷惑,也非常想了解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尤其是犹太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内在矛盾和相应关系。《犹太文化要义》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作者对犹太文化的独特性与流散性所进行的分析与当下的全球性、后殖民性研究不谋而合,为全球化语境下流散族裔的族性特征和文化结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不同的是,其他族裔的西方人很容易从本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发现共融点,从而想象并创造出连结两个不同文化的彩虹桥,但犹太文化与西方文化固然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却始终会偏向自己的文化,执着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完全是出于内心心灵的需求,而不是出于文化迎合,这使得犹太文化的坚韧性在流散文化研究中格外引人注目。

再次,犹太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遭遇昭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为全球化发展语境下多种文化保留多样性特征提供了实践。《犹太文化要义》分析了作为古老文化开端的犹太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命运。犹太文化虽然促成了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诞生,却由此反而成为西方文化的受迫害者,而且这种迫害与排斥一直延续至今。犹太文化进入中国却完成融入并消失在博大包容的东方文化里无影无踪。这使得我们在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时不必一味地强调西方中心主义或者东方中心主义,文化相对论和文化多元论必将使文化比较和文化研究进入新的领域。

第四,既然审美文化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在人的生存实践及其价值实践的当代进程中有效地维护价值信仰的现实目标,为当代合理的文化建设带来希望,那么《犹太文化要义》一书正好秉承了这个理念,以犹太文化数千年的智慧和实施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地论述了宗教话语中的美、犹太宗教观念对艺术观念的文化规范、作为审美文化的《圣经》、希伯来神话及其生命认知、先知书的审美特质以及犹太文学的审美文化特性等方面,为我们当代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犹太文化要义》

刘洪一著

商务印书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