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庆增强文化产业活力

2005-04-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4月中下旬,重庆川剧院精品剧目在北京、天津等地连演数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川戏,似乎是出人意料地迷住了听惯京腔京韵的观众。曾经获得梅花奖的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却丝毫不感意外:“法国几家最知名的演出公司已经与我们接触,川剧即将赴法国进行商业演出。”

重庆川剧院曾经只能依靠拨款维持“简单再生产

”,如今却成了一支活跃的文化生力军。其前后变化,是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缩影。

活水养鱼

1991年,电脑报社在重庆成立。在当时还只是省辖市的重庆,这张报纸诞生的条件是不成熟的 主管部门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缺乏既懂专业又懂媒体的人才队伍;当地的市场空间十分有限。对于这张似乎既有“先天缺陷”,又有“后天不足”的报纸,重庆市采取了“边放鱼苗边放水”的灵活政策,支持其实行全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如今,国家累计投入只有59万元的电脑报,已经发展为拥有2亿元资产、年销售收入5亿元的股份公司。

与电脑报一样幸运的,还有1999年整体转制为企业的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公司董事长任永发说,由于重庆是在全国率先对新华书店进行企业化改造,最初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但市里始终鼓励进行稳妥、稳步推进的改革。集团内部不仅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还逐步整合全市系统人员、业务、财税、资产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从而使全市出版物发行市场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到2004年,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已经拥有了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图书及音像制品发行、连锁超市、房地产开发等产业群体。整个集团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都居全国第二。

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重庆抓住党报这一龙头,组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报业集团对内进行劳动、人事、分配改革,整合广告业务,避免各报间争夺广告的恶性竞争。对外则探索宣传与经营“两分开”,剥离经营业务。既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回报,更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锻造红色文化的双赢机制

重庆是红岩精神发祥地。2003年,重庆市启动“红岩联线”,发挥“红岩”的品牌优势和龙头作用,探索对革命传统文化进行规模经营。“红岩联线”通过在区县建立“红岩文化室”,将开县刘伯承元帅纪念馆、江津聂荣臻元帅纪念馆、酉阳红军根据地旧址、城口苏维埃政权旧址、潼南杨?公纪念馆、铜梁邱少云纪念馆等串连起来。在这些区县的“红岩文化室”内,红岩文化与当地的革命文物资料陈列相结合,使之更具当地特色,从而增强可看性和吸引力,让更多的人走近“红岩”,接受红岩精神熏陶。

2004年初,“红岩联线研发中心”成立。这是以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技术输出、人才支持和管理延伸为纽带,以宣传、展示、研究、开发为内容,整合和联线全市各区县、周边地区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文化实体。她不仅在重庆主动出击,还携带自己超前的展览技术和管理模式走出重庆。在贵州息烽,为“息烽集中营纪念馆”策划展览方案、陈列提纲和内容;在江西上饶,与“上饶集中营纪念馆”联合推出“抗战军魂”展览;在四川万源,与当地政府合作策划红军进入万源七十周年纪念活动。

依靠获取的经济收益,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又作出了100万元的预算,准备在5年之内,在全市40个区县都建成“红岩文化室”。红岩精神,是重庆的城市灵魂。作为重庆市文化改革试点单位,“红岩精神”和红岩品牌,如今又承担起了整合全市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的重任。

从“办”到“管”转变职能

2003年7月,重庆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

改革从实施改革者始。2004年底,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广播电视局按照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署办公。以此为基础,重庆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和市新闻出版局强化政策调节、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等行政职能,从“办”向“管”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管行业向管社会转变、从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政府在文化市场上不再包揽一切,而是积极发展并借重市场中介组织,成立演艺协会、网吧协会等行业协会。

2004年底成立的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这一直属市政府的行政执法机构,统一行使过去分属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等部门的文化市场行政处罚及相关的行政强制、监督检查等职能。全市各区县统一组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工作,也已于今年3月完成。

已经开始运作的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代表重庆市政府作为出资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建立了以市场手段为主体的国有文化资产经营和监管的新体制。

为了帮助文化单位走向市场,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文化,提高社会力量兴办文化的积极性,重庆正筹划组建文化投资公司。重庆市举办的文化经纪人培训班,市政府与文化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的“中国重庆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研修班”等,都被社会舆论视为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激活文化市场的有益尝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