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据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江南大学共申请专利368项,平均一天产生一项专利。在368项专利的背后,是江南大学的师生齐心协力、回报社会的缩影。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简大钧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在提倡全面发展的同时,学习仍然是他们的重中之
坚持“质量从课堂中来,课题从生产中来,成果到企业中去”是江南大学的师生搞科研的一大原则。江南大学将科研发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联系,产生了许多高“含金量”的专利,特别是食品、生工等方面的专利更是与民生密切相关。据了解,仅2004年,学校就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个,共计经费147.6万元,141篇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在368项专利中,很多专利已经在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陈坚教授的专利“一种从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方法”,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目前该发明已经在浙江海宁金潮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0公斤的谷氨酰胺转胺酶制剂的生产中应用,提取收率高于70%;徐岩教授的专利“微生物脂肪酶酶法合成酯的方法”所得到的酯类物质,目前已在国内许多家著名酿酒企业中得到应用推广,该专利研究成果自1999年在江苏洋河集团应用以来,在提高洋河大曲品质和节约用粮方面效益显著,平均每年为企业新增税利2004万元……
同时,江南大学还鼓励师生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目前学校已与宜兴、南通、盐城、汕头、南昌等城市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形成了“学校和政府搭台,师生和企业唱戏”的局面,全方位为社会、为地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