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春节,江南早春的那场雪刚刚融化,大地开始复苏转暖,而湖北恩施州海拔1800米的高寒地区,却仍然是冰覆雪盖,春寒料峭。此时,有一位作家正在椿木营乡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他不顾旅途劳顿,一路翻山越岭、穿涧淌溪,最后终于来到周国知生前居住的地方――火烧棚。他站立在山坡上,望着眼前那栋依然破旧、阵阵山风随时可以穿堂而过的吊脚楼,眼泪不禁又一次夺眶而出。他急忙走进屋去,从身上掏出仅有的一千元钱作为慰问金,交给周国知的妻子――那失去丈夫更显虚弱,多病却仍然坚强的女人。而那个作家,就是长篇报告文学《大巴山的呼唤》的作者寒青。
《大巴山的呼唤》以生动的笔触、动人的细节,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全国学习的典范周国知的短暂、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党龄的新闻工作者,正是周国知亲民、爱民的动人事迹感动了我们,在采访中,一次又一次流下激动而酸楚的泪水,因此我们发誓,一定要用我们的真诚,写出一个真实的周国知来,要把我们自己的感动,变为千千万万个读者的感动。”这就是作者最初的创作动机。这些肺腑之言,难道不正是一个作家的责任与良知么?
曾经,我们有些作家总是自命不凡,拒绝高尚,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还有的不惜标榜“下半身写作”,将一个作家的责任与良知束之高阁。而《大巴山的呼唤》的作者却是主动请缨,为英模立传,自掏跑费多次深入山区采访,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孰高孰低,我想读者自有公论。
时代呼唤英雄,人民需要楷模。但英模不是神,也应该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这样的典型也许人民群众更欢迎,也便于学习。周国知就是这样的典型。他不张扬,总是埋头苦干。官越当越小,事越做越多,最后病倒在“消茅”的工作岗位上。他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所以他去世后,成百上千的人从十里乡赶去为他送行。至今逢年过节,还不知有多少人自发到他的坟前送花焚香。如果说典型材料是在平凡中提炼出一种精神,而报告文学则恰恰是将拔高了的精神还原于生活,还原于真实。《大巴山的呼唤》的作者正是深谙此道,准确地把握了这种尺度,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典型”,不拔高也不矮化,所以感人。
我们正生活在社会的转型期,一面是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一面是道德滑坡,多少灵魂没有归依。但是,当你读到《大巴山的呼唤》的时候,当你随着作者走进贫困山区望着那些仍然居住在茅草屋、甚至崖洞里的山民的时候,难道我们的灵魂不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和疼痛的鞭挞么
因此,与其说《大巴山的呼唤》的作者为我们捧出了一部厚重的报告文学作品,倒不如说是为山区人民代言,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呼唤 它呼唤千千万万个基层干部都能像周国知那样亲民、爱民;呼唤边远山区人民的日子能一天天好起来,早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呼唤那些高高在上先富起来的人们,不要忘了自己脚下的土地和那些期盼的眼神;呼唤我们的作家那须臾不可忘却的责任与良知! (作者为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