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立仅两周年的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喜讯不断:《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得2004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今年初,软件学院被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2005年初的网上专业评估中,软件学院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被评定为A++(最好),在全国设立软件工程专业的100多所高校中名列前茅
与市场接轨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陈道蓄算了这样一笔账:我国高校现有计算机系大约500个,一年的毕业生约在万人以上,但传统模式培养出的主要还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研究人员,在知识结构上,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距离较大,于是出现了一些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
看准了软件人才供需市场的行情,南大软件学院在成立之初便为今后的成长开出了“独门偏方”:以计算机学科为依托,以产业需求为目标,培养在产业界具有更好适应性和更强竞争力的软件开发人才及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校企合作办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为软件学院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02年4月26日,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南京大学签订协议,投资近两千万元共同建设南大软件学院。2002年9月,由高新区出资新建、改建的一组有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迎来了第一批新生。学院目前又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等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并与Intel、IBM等国际知名企业,以及江苏软件园等国内骨干企业合作。目前,17个软件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已成为软院教学的坚强“外援”。
全员聘任制更是为软件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学院既有1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专职教师,还有部分来自校内外的兼课教师。所有人员的酬薪与每年定期的考核结果挂钩,与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挂钩,充分调动了学院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为成才支招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在创建之初就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为学生今后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软件学院的学科负责人借鉴斯坦福、曼彻斯特等知名大学的课程体系,结合软件产业的实际发展和合格软件人才应具备的要求,设计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基础知识与职业能力并重的课程体系。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边上课边修改,软件学院已初步实现了课程体系的工程化改造。
软件学院在南京大学率先开始实行“暑期学校制”,让学生在国际化的教学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迄今为止,已有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十余位知名教授和软件专家在暑期学校里为南大软件学院的同学们端出营养丰富的“课程大餐”。
在日常的教学中,软件学院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均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教师也均被要求用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实施,使得学生具有很强的英语能力,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已被多家用人单位看中。
软院独特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们向着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一步步靠近。据该院大三学生陈伟介绍,学院每个年级基本上都有多个以课题为中心的学生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题实验。2004年3月,陈伟与3位同学组成小组报名参加院里举行的编程比赛。他们向学院递交了“手机邮件管理”的项目计划书后,获准配给一间专门实验室和每人一台电脑。让陈伟特别感动的是:“我们团队基本上是利用节假日和晚上时间做实验,而老师总是陪着我们。有时候,晚上结束得太晚,老师只能整夜不回家。”
重综合素质
2003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微软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南大软件学院的本科生获得了亚洲预赛铜牌;2004年10月17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2004年IBM中国高校Linux随需应变应用设计大赛决赛中,南大软件学院的四人团队荣获大赛第二名。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南大软件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159名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在今年即将毕业的45名研究生中,已有24人与跨国软件公司签约,占已签约人数的65%,学院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为100%。在Intel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华为、中兴等国内著名软件企业都能看到该院毕业生的身影。
今年初,西门子软件与系统工程(南京)有限公司考核录用了南大软件学院的14名毕业研究生。西门子南京公司高级副总裁杨杰这样评价了南大软件学院的学生:“他们工作、学习都很认真,而且充满了热情,学习能力很强,适应性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