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解读

2005-05-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邹兆辰 我有话说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逐渐兴起“文化热”以来,系统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专著已经层出不穷。但是在新世纪之初,谢承仁教授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一书,仍然以它自己的特色,在众多的同类著作中挺立不拔

。谢先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即在讲授中国近代史的同时,开始研究和讲授中国近代思想史。他凭藉自己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厚功底和深刻理解,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次讲授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同时,产生了寻根溯源全面探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近代以来的变迁的愿望。十几年来,他克服种种困难,勤奋积累、笔耕不辍,终于在八十高龄的时候,向社会推出了自己长期耕耘的这一可喜成果。

谢先生的这部著作,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产生、发展的历程之外,他始终注意把思想文化发展的阐述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揭示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第一章的《概论》中先生就指出:所谓“民族精神”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灵魂的脊梁骨,它是团结自己国家、民族全体成员的长久不衰的凝聚力量,是使自己国家、民族具有无限追求进取精神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相结合,这样就把思想家的精神行为放到民族精神的背景中去进行历史性的考察,这样才能把这种思想的来龙去脉弄清楚,避免就某人思想论某人思想。通过这种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的渊源这一角度更好理解历代思想家们的思想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挖掘历代思想家们闪光的思想中所渗透的民族感情,也就会更加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

谢先生在书中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儒家的起源及其形成。指出中国自汉武帝以来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它的施政纲领,都是以儒教经典为指导原则。儒教的“教”是教化的“教”,并不是宗教的“教”。中国历代执政者当他们执政的时候,可能不免会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是中国始终没有出现像西方中世纪那样的一度宗教权力凌驾于政治权力之上,成为一个宗教化的国家的现象。书中作者对道教与佛教思想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道教是我国土产的宗教,佛教是西方传入的宗教,两教虽然不断发生矛盾冲突,但始终没有演变成像西方那样的长期大规模流血宗教战争,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彼此因宗教信仰不同而造成种族间长期不睦与仇恨。它们在长期交往中彼此深知,各守清规,和平相处,共同繁荣。这些都反映了中华古代悠久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异彩性、共向性,以及这些特性的深刻内涵,就是仁义、诚信、中庸、竞进等内容。

在论述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时,谢先生也强调了中华民族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促进民族精神的不断发展。他就辛亥革命前后百年间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就其总的趋势和影响而言,归纳出四点看法:第一,世界任何一种文化,必须不断吸收外来营养,否则必会自行枯萎。三次思想解放对推动当时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这三次思想解放高潮激发了国民觉悟,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活力,使中华民族文化从此不致孤立于世界文化之外。第二,吸收外来文化,要具有了解世界的知识。第三,吸收外来文化,要结合本国国情,不能割断历史,武断、简单,忽视用历史眼光和辨证眼光来论证问题。第四,吸收外来文化,贵在消化,贵在为我所用。

书的最后引用了殷《盘铭》中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先生指出这是激励中华民族精神奋发图强、与时俱进的最早格言,也概括了中华文化发展的特性。就是说,中华文化有一种自变自新的能力,它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到今天的。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 谢承仁 著人民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