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电影在进步

2005-05-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来自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消息 我有话说

春光明媚,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高校间红红火火地进行着。数百场电影,数十次讲座、见面会,让大学生与国产电影亲密接触。人们惊喜地看到 见多识广的大学生们不再把看电影当成简单的消遣,不再仅仅追求感官刺激和明星效应。他们带着敏锐的思想、独特的视角以及对中国电影深厚的感情,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评

判着国产影片的得失,真诚与锋芒并存,带给艺术家们不少启示。

主旋律电影被大学生刮目相看

在中外新片云集,各种题材样式眼花缭乱的电影节上,大学生们却对几部早被贴上“主旋律”标签的国产电影刮目相看。《张思德》、《沉默的远山》、《可可西里》、《青花》等影片都受到了大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大学生评价说,主旋律影片因为反映的是真实生活中的真人英雄,很容易让人亲近,加上艺术上求新求变,自然会得到人们喜爱。

提起《张思德》,北师大学生王文渊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他分析说 “影片《张思德》融入了很多现代电影元素,它的表现手法、台词设计,渗透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是对张思德牺牲这一段的展现,导演没有选择以往惯用的轰轰烈烈的形式,而是用了几十秒时间,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一个鲜活生命的消失,让人扼腕叹息。”同样来自北师大的陆姝对此非常认同,她说:《张思德》这部影片不讲大道理,它以很纯粹的平民视角,展示了人在那个年代那种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在导演的处理下,张思德不是一个高不可及的英雄人物,他只是一个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八路军中的一员。

北京大学学生李舜毫不掩饰《沉默的远山》带给他的惊喜。他说:该片走的是一条回归电影本体之路,选择了纪实性的表现手法,通过平凡的人物故事、舒缓的镜头语言、质朴的表演状态,再现了人民好公仆周国知的形象。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学生说:我个人曾经对国产影片有偏见,认为现在好多片子都是急功近利的。而《可可西里》改变了我这个看法。导演陆川带着摄制组在高原无人区工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充分表现出电影人的献身精神。

不少大学生都表现出了对“主旋律”电影的浓厚兴趣,他们认为,“主旋律”影片不再以赚取观众眼泪为目标,也不是刻意拔高人物,所有的崇高和美好都被隐藏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里了。

艺术家与大学生交锋擦出火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学生的艺术享受,也是主创人员和观众交流的最好机会。很多艺术家都表示:“电影节让他们受益匪浅。”在“陆川电影研讨会”上,大学生们除了对陆川导演的艺术探索大加褒扬之外,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们发问 《可可西里》中的人物的英雄事迹及其伟大胸怀的精神基础是什么?如果交代不清,就会影响到观众对影片的信任度。对于这样有水准的提问,陆川感到很欣慰,他谦虚地说,自己刚刚开始通过电影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自我认识,大学生们的发问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青年导演小江的《电影往事》引起了强烈反响。见面会的热烈程度使在场的每一个人兴奋。当一个学生向小江提出她的影片太过巧合时,不同意见与之激烈地争论起来,这让小江感到非常惊喜。她总结说,“巧合”不能用来解释一些根本的东西,用得巧才叫“巧合”,用得不好就只能说是失误。她的解释引来一片掌声。

著名导演徐克也被大学生们精彩的提问激发得情绪高昂,他袒露心扉说,自己之所以那么热爱武侠电影,是因为武侠代表着他和许多人的英雄梦想,他和观众一样渴望在电影中释放情感。

影片《求求你,表扬我》的导演黄建新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电影和大学生的关系应该再亲近一些,因为大学生是社会上层面较高的消费群体,他们对中国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感,他们没有功利色彩的批评无疑有益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他们将来甚至可以引导电影市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导演冯巩也表达了同样的心情:大学生是中国电影的受益者,也是中国电影的创造者,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希望。

大学生对国产电影充满期待

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接近尾声,通过集中放映集体观看,大学生们对一年来的国产新片大都给予了肯定。一位细心的学生总结说,现在严重脱离生活的矫情的影片少了,银幕上哭天抢地、银幕下不为所动的现象没有在这一届电影节中出现。有的学生分析说,国产电影喜欢居高临下的状态得到了改善,真正的电影应该是告诉你生活是怎样的,而不是试图教化你该怎样生活。

不少大学生谈到,明显感到中国电影在进步。比如说过去拍英模总是走极端,要么高大得不识人间烟火,要么就是人为赋予一些缺陷,削弱了英雄的高尚精神。而现在的英雄是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比如《刻骨铭心》中的主人公,他的身上有正直、善良这样的农民天性,也有自信、自我这样的当代青年特色,当然也有年轻人容易过火的缺点,这个人物的塑造给人感觉是很真实的。还有学生说,这几年的中国电影开始追寻民族文化精神,有很多中国元素运用得不错,比如《十面埋伏》,这是个好现象,希望能通过这些电影在青年一代中培养对本国文化的热爱,而不要一味紧随好莱坞模式。当然,不少学生也对国产电影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比如故事过于老套,叙事不清晰,形式大于内容,缺少人文精神,想象力贫乏等。

在谈及国产电影的未来时,大学生们充满了期待。北师大的张晓琦兴奋地说 中国电影体制在转变,创作观念在转变,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好。许多大学生还为中国电影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待中国电影更加成熟之时,不但在国内拥有市场,还将打入世界许多国家的主流市场;那时候,中国电影将会有更多具有票房号召力、德才兼备的艺术家;那时候,中国电影进入良性循环,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产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