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二期高校社科骨干研修班学员学习体会摘登

2005-05-1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总政治部举办的第二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日前结业。研修班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100名学员来自全

国81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社科院和军队院校,分布在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专业,在为期一个月的研修过程中感触颇深,本报摘取几位学员的体会刊发,以飨读者。第三期研修班于已5月8日开班。

电视文化价值取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
北京大学 俞虹

电视以其强大的媒介优势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的重要构成。“帮助大学生掌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既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重任,也是大众传媒工作者的职责。

一、电视文化价值取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

电视的功能,决定了电视文化价值取向一旦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接,就会释放出非常的能量,对国家、社会、公民产生鲜明的导向性影响。

电视传媒对营造媒介生态环境起着非常活跃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可以是积极的,又可以是消极的;既可以是良性的,又可以是恶性的。因此,电视媒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工具,只有为进步的意识形态所用时,才能发挥积极的人文精神,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在我国,对电视媒体拥有特别话语权的强势集团,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那么首先必然应是先进文化的拥有者;另一方面,先进文化是一个发展的、创新的、与时俱进的概念。所以,需要不断地吸收、汲取、消化、再释放。

二、主流意识形态与电视传播影响力分析

主流意识形态在电视文化价值取向中的体现,就是以执政党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为中心建构的主流文化,它是以强势集团的“利益”为主导。但是,需对“利益”有更深入地分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我国当前媒体的主流文化,就是以“三个代表”为宗旨,以国家发展与满足社会各阶层利益尤其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的,进行大众传播活动时所形成的文化形态。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生了种种深刻的、丰富的变化―――社会阶层在变迁着,社会群体心理与价值取向在变化着、电视媒体也从传播观念、传播内容、表达语态上变化着,而这一切变化的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调整着自身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取向从权力中心越来越向百姓中心转移,尤其向弱势群体倾斜―――即从关心自我的政府权力 稳定与否,如反右、文革、到改革开放都是与政权本身的制度、主义、人相关 到真正关心平民百姓弱势群体 生存、发展 。近几年我们党和政府把关注弱势群体、解决三农问题,列入国家大政方针之中,并且越来越深刻。

主流文化节目不仅是受关注的,同时其社会影响力应该是积极而有效的。因此,如何利用媒体优势,努力建构起电视文化价值取向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有机关系,以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点想法
华东师范大学 谭帆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高校无疑是一个研究重镇。以下就本人相对比较熟悉的两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现在的评价体系已严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确实已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地步,袁贵仁同志指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难点也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就当前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而言,我以为主要的问题在这样几个方面

1,学术评价“见物不见人”。

2,过度的数量化考核,严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导致了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

3,过繁过细的各种评估严重束缚了学术研究的正常开展。

我以为,当下大致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对学术研究中研究主体的培养教育。只有培养出了一批较高水准的研究者,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才有充分的保障。

2,逐步改变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过分的“量化”标准。

3,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全面梳理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对于中学的关注和研究出现了如下几方面的“误区”

1,就高校的学科分布而言,如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对应的中学语文教育、历史教育和政治教育研究等学科在高校学科整体布局中已明显“边缘化”。

2,对于中学相关学科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在高校教师心目中明显不够。

3,忽视与中学教育相关的工作。

除了学科自身发展之外,研究者还应以积极的姿态关注中学的相关学科,具体如下几方面的工作值得重视

1,将中学相关学科的研究纳入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机整体之中。

2,强化连续性,在教材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建立高校与中学相关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一方面,高校工作者要密切关注中学相关学科的建设,同时,中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和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与高校紧密联系。

3,高校教师也要投入到与中学相关的工作之中。当今的中学教学,国家和家庭都投入巨大,但中学教育的最终测量―――高考的投入则极为薄弱。

关注中学教育应是全社会共同的,而以育人为本的高校,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更应在这一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提升校园文化的内在品质
南京大学 康尔

校园文化的核心构成,是在校园内长期传承、从容发展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风气风貌和师生的生活方式。当下校园文化的品质,令人担忧令人焦虑。当下校园文化的内在品质如何 笔者以为,其结论就隐藏在司空见惯的种种现象中。

1,文化倒灌现象日趋严重。

文化的总体流向,向来都是校园影响社区、进而辐射全国的。可是近些年来,文化倒灌现象日趋严重。包围着校园的商业文化、市井文化、官场文化甚至搏彩文化、星象文化,纷纷涌进了校园。

2,文化寻租现象普遍存在。

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短缺的状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一些学生社团,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时候,四处寻找冠名单位,根本不去考证对方是否有合法的身份以及资助社团活动的真实图谋,从而给不法商家、问题企业在校园里的粉墨登场、造势作秀提供了可乘之机。

3,文化失控现象时有发生。

校园文化的传统特性已经受到严峻的挑战。有些人,打着人才招聘、就业咨询的旗号,在校园里设立讲坛,宣扬商界的惟利是图,大谈官场潜规则。有些人,借助学术报告会的讲台,在校园里传播劣质文化。

只有大幅度提升校园文化的内在品质,增加自身的免疫力、抗菌力和生命力,才能有效地防止、自觉地抵御劣质文化的侵扰。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1,鼓励其原创性。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鼓励创新,让校园真正成为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孵化器与生发地。回眸上个世纪初叶,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曾兴起过“爱美的新剧”运动,传播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复旦大学的本科生卢新华,在校园中的墙报栏里,贴出习作《伤痕》,成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而在当下的校园里,想像力、创造力严重缺乏,原创性的活动极少。

2,注重其人文性。

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中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一度被校园所淡化。对此现象最早产生焦虑并力图纠偏的是一批有识之士。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杨叔子院士,在要求他的博士生诵读《道德经》的同时,开始在校园里举办人文讲座,为那座重在培养理工人才的校园增添了人文的亮色。当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被提升为国家意志之后,文化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再认识
北京化工大学 师尼罗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是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渗透、贯穿到人的成长历程中,从而促使人格、操守、情感、责任感、人生态度、价值观、理想信念等在内的基本理念的形成与塑造。

作为不同的两种学科,人文与科学从其分立之日起,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一切科学都是人创造的,所以人文中必然渗透着科学的精神,而科学中也无一不相融着人文的灵魂。

科学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人文要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它们都具有强烈的追求共性。“是什么”追求的是真,“应当是什么”体现的是善。善为真的导向,真为善的基础。作为求“真”,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真。但科学又是双刃剑,科学活动本身并不能保证其应用与发展是否向善趋近;作为求“善”,越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就越善,然而矛盾在于人文活动本身并不能保证其主观的“善”能否建筑在客观世界“真”的基础上。科学的发展是以人文的终极关怀和理想追求为目的,以激情、幻想、探索精神作为动力,在其发展过程中又遵循着求善、和谐、进步的准则。人文和科学的相通、相融、相联是不争的事实。

但社会转型阶段使得人们片面强调了科学在物质领域的实用价值和功利价值,学生往往也被当作要加工的毛坯,经过职业培训成为大业中的一个零件,教育移向了物的一端,人的因素被忽视了,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和隔绝。再加上自然科学道德中立的观念,使得科学家心安理得地去拒绝人文关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学科之间缺乏交叉、渗透,客观上又使人文教育滑向了远方……

我们不能忘记人文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应让学生在氛围中感悟、沐浴、享用,自觉地比较与批判。独立与合作、忍耐与有恒、好奇与兴趣、想像与幽默的品格就是这样培养的。

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
山东大学 赵兴胜

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命题提出后,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贯彻,并在个别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成果会越来越显著。作为一个基层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笔者认为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以制度创新为中心,注意下列几项工作。

第一,改革人才培养制度。现有的学科与学位管理制度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影子,体制过于僵硬。例如,从学科与学位点管理来说,一方面过于严格的控制模式造成新学科和学位点的设置困难重重,现有学科结构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已有学科和学位点 尤其是博士学位授权点 疏于管理和监督,缺乏竞争与淘汰机制;从学制管理方面看,延续了数十年的体制没有丝毫的改变,尤其是在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三三制”使学生按年限而不是按水平毕业,高层次人才水平不高;从课程设置结构来看,在畸形重视外语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这一最基本的文化符号重视不够。

要把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作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新体系的基础工作来抓。具体说,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尤其是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厚植文化积淀。可以断言,一个对中国历史与国情缺乏深入了解的人,是很难相信他能够创造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鸿篇巨制的。在学科和学位点设置上,以增加实效性和竞争性为目的,简政放权。在学制方面,要建立更加灵活、开放、机动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以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为第一要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

第二,改革资金投入与管理机制。

自党中央做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决策以来,国家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经费上有了较大的投入。据统计,近两年中全国教育系统的科研基金从3200万增加到6800万,增长幅度超过100%,中国社科院经费从3500万增加到5200万,增长幅度近50%;国家社科研究基金两年多来增加了6700万,达到1.67亿,增长66.7%。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国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与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大量问题。其一,总体投入不足。一方面,中央在近两年中一直在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并不断加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但与自然科学相比,悬殊令人瞠目。在大多数综合院校,理工科的个别重点项目经费,即超过其全部文科经费。这里面有学科差异等客观性因素,但也与相关部门领导人“重理轻文”的传统思想作祟有关系。另一方面,人均科研经费极其微薄。以国家社科基金来看,全国每年人均投入 全国共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32万人 521.875元,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人员最集中的高等院校 不包括军队系统共28万 来看,年人均科研基金投入242.86元。如果不在经费投入上有一个大的改观,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将很难取得大的成绩。其二,结构不合理,资金利用效率不高。一是经费投入的总体结构不合理。还以高校为例,近两年中全国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费从3.4亿元增加到8亿元以上,人均达到2857.14元,而同期人均科研基金投入只有242.86元。这就使国家在大幅度提高科研投入的同时,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一线科研人员经费严重不足问题。二是人员经费结构不合理。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由于目前科研投入的来源多元,各个渠道之间缺乏相互沟通,致使很多项目在重复投入现象严重,而另有大量人员因承担不到项目而经费极度短缺。以上两个问题使现有的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其三,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结构的不合理。从总体上看,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民间资金投入极少。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继续加大政府经费投入的同时,调整结构,充实一线,增加透明,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第三,改革学术评价制度。

据统计,近十年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共发表学术论文180多万篇,出版各类著作25万多部。但从整体上看,高水平的优秀作品不多,内容重复。此种现象的出现,是以数量为中心的现行学术评价机制所使然。在近几年的各种学术评价中,例如职称评审、岗位津贴评审、学位评审、学位点评审、重点学科与重点基地评审、重大项目评审等等,论文与著作数量而不是质量都是决定性的考核指标,且这种考核又与学术资源、经济资源分配直接挂钩。这不能不使人们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荡然无存,各种学术腐败现象泛滥成灾。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尊重人文社科研究规律的基础上,改革现有学术评价体系,以质量为中心,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将学术资源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与学术评价适度分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术积累,才能培养出大师级的理论家和思想家,才能出现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发挥重要影响的鸿篇巨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义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武汉理工大学 朱?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这个历史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一脉相承却又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和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领会它们的精神实质,理解它们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无疑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都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坚持的关键,创新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前提。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坚持。正是在这种认识和实践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客观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必须从现有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断实现理论上的创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保证。江泽民指出:“看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它有着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它是一个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并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每当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关头,党总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结合新课题,领导全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成功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党的各项工作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了解・贴近・融合・渗透・指导
四川大学 段弘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主体一部分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师,理应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深刻领会并贯彻《意见》的精神,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世界观及方法论渗透到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具体工作中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了解学生、贴近实际

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和功利思想严重、心理问题严重、理想信念缺失等诸多问题,这给我们直接从事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学、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一线教师提出了一项艰巨的课题。

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教师深入领会16号文件的精神,不仅要积极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教师的工作,同时也要在自己的专业教学工作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一。在了解大学生基本思想动态的情况下,积极研究不同学科大学生不同的心理接受方式,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服务于学生的基本需求。融合、渗透、指导

高校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和思想政治课,虽然任教者分工不同,但都有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因此,《意见》指出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

具体到新闻学而言,其意识形态性尤为明显。作为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体现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如何自觉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如何客观有效地反映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们新闻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同理,这也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

如果依然用老方法,以教条方式、以灌输方式、以刻板方式进行教学,在当前资讯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学生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和思想自由度提高的教学背景下,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在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学等专业课上,会结合我国飞速发展的新闻事业现状,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中某些事件 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政府及军方对本国和国外新闻界严密的新闻管制,说明新闻传播中不可能有绝对的新闻自由 进行教学,进而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我国的新闻政策;同时邀请媒体优秀的新闻从业者来进行课堂内外的教学和辅导;考虑到大学生群体在接受新生事物方面的积极性,我也利用电子邮件及QQ等网上互动方式进行专业指导和思想问题的解答,以平等的姿态、服务的理念、育人的职责来诠释自己作为一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应尽的义务。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杨慰

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各不相同,因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面临的挑战

第一,西方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形成冲击。

第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大学生形成强烈的冲击。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表现在一些高校的领导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轻视的现象。其次,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不强,教材体系建设的不完备,教师本身对它重视不够,使得部分学生对它存在着抵触情绪,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选择

1、借助媒体进行教育的方式。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地了解师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要及时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丰富思想教育的资源和视野。

2、报告、演讲的方式。这是我国革命时期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演讲报告。在大学学园里经常组织这种真挚、动情的演讲活动,可以促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

3、座谈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能起到相互教育的良好作用。

4、评比竞赛的方式。评比竞赛时一定要拟定严格的标准,尽力做到公平,避免挫伤青年人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5、奖励惩罚的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可以适当的采用物质奖励的方法。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

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如下

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一种方法。

2、情感感化法。就是以真挚的情感,运用尊重、理解、关心、信任等态度影响、感化大学生。

3、寓教于乐法。是寓教育于文化娱乐之中的方法。

4、自我修养法。就是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联系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严格解剖自己,自我完善,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

5、实践锻炼法。

总之,由于大学生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他们的思想特征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因人而异,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教育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