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星座运势如何?”“你玩过塔罗牌占卜吗?”“你到网上找过算命先生吗?”当诸如此类的话题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视为时尚的标志时,“现代迷信”也悄悄侵入了他们的思想。对此我们该做些什么 带着疑问,笔者走访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的翟立原研究员。
多种因素助长“现代迷信”
“现代迷信”有其社会原因
“这些现象都和当代青少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有着直接的关系,”翟立原认为。“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成名成家,而在现有的社会导向之下,要想实现父母的这些心愿,升学就成为了唯一的出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考入名牌大学。当理想与现实出现不一致时,他们就很容易投向于所谓的‘命运’以寻求心理的慰藉。再加上在我国,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是割裂的,我们不清楚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人为青少年组织一些科学活动,科普设施也极为缺乏。由于对学历的过度重视和对个人心理素质及道德修养的训练不足,青少年在步入社会时极易产生心理上的挫折感,从而转向对个人能力的怀疑和对‘命运’的寄托。”“在这一点上,国外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很多发达国家的教育讲究培养合格公民,有竞争力的公民。比如,加拿大就制定有《公民发展纲要》,其中规定了每一个公民科学、文化、道德等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在这个纲要的指导下,社会各部门再制定各自的公民培养计划,从而保证了每一个公民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都能够受到相应的培训并获得自身的发展。”
提高素质修养,鼓励创新意识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翟立原建议,首先要培养大多数公民的科技素质,因为具有科技素质的人越多,才会有更多的公民参与到社会决策上来,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并制定出一系列有助于其心智成长的机制体系。其次,应该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创造型的教师,从源头抓起,在青少年中普及科学知识。这包括,对现在的教师进行思维方法和人才成长规律方面的培训;对师范学院的教育进行改革,培养深谙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博专结合”的新一代创造型教师。第三是要鼓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美国学习,创办青少年社区发明俱乐部。让青少年走入实验室并自主提出实验项目,并大大增加青少年创造力培养方面的投入。包括扶持有助于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书、报、刊的出版发行;支持有利于发展青少年创造力的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映;支持或者组织各类有助于创造力发展的竞猜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