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提高本国综合国力、加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更是视其为重中之重。基础教育改革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形成深刻的理性自觉,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效。
一、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育的基
第一,在教学、科研、总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关系上,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教学为主。以教学为主的实践表达是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弄清彼此的主次、主辅关系,不能认识上倡导以教学为主,实践上却是喧宾夺主。
第二,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实践、社会实践、咨询与辅导等多种教育手段的关系上,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现今流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失为弥补课堂教学缺欠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实践活动本身并不具有课堂教学的独特功能。所以必须认真界定综合实践活动在各类教育手段中的合适位置,绝不可用综合实践活动代替课堂教学。
第三,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上,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对于更好地理解间接经验是必要的。但学生毕竟在校时间有限,让学生事事从直接经验做起不可能也无必要。让学生的学习从原点的探索开始,不是聪明的创新之举,而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学生的学习从间接经验开始就是借助人类认识的阶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
第四,在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关系上,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传授或接受性学习为主。接受和发现,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两者各有其作用和优点。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此时的“人”是一个受动性大于能动性,依赖性大于自主性,继承性大于创造性的个体。以吸收、继承为主,是因为没有继承和接受作为基础、原材料,没有间接经验基础上的经验重组,创造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对于一个正在累加其知识技能的中小学生来说,接受性学习对他们更重要。
第五,在间接知识的传授中,要处理好一与三、类与旁的关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双基”为主,即以“一”和“类”为主。间接知识的内容繁多,只有传授“一”和“类”的内容,传授“学科的基本结构”,才有可能增强知识的价值,使学生在有限时间获得的有限知识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适应性”。
二、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正视中国的现实国情
第一,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必须择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自己融入世界,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成功的教育实践,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但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育家都会认为,中国对国外教育理论的吸收借鉴从来都应是一个择适而从、研究消化、取其精华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中国的基础教育有自己的民族根基、民族特点和固有的发展要素。我们不能用国外几个人开的“药”治全中国基础教育的“病”,淡忘了择优和消化,淡忘了批判与创造,淡忘了有价值的本土精华。
第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也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在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新观念的今天,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依然是我国学生的一大优势。因此,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而盲目地谈理想化的教育,相反,必须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去构建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第三,要保持一元与多元的必要张力。中国地域广大、差别巨大。仅就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言,就面临着多元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冲突。基础教育改革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而不能一刀切。
三、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继承中的创新和扬弃中的突破
中国的教育改革强调在继承中创新,一方面是说中国的教育拥有值得继承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强调我们不能因此固步自封,而要在批判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去创造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比如,中国古代的儒学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其中诸多的道德伦理经典思想对于匡正今日社会风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塑造诚信守则的良好人文素质仍不失其意义。但社会毕竟发展了,继承中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创新与突破中要反对历史或现实虚无主义的态度,更不能以全盘移植外国理论的思维方式来指导中国的教育实践。
继承传统不是回到传统的原点,而是在扬弃传统中创新,在借鉴经验中突破。扬弃中的创新与突破会使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