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2005-05-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红 我有话说

一般来讲,高校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处于较低层次,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浓郁的校园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首先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思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次要深入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这一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此,大学的领导者需要具有文化的自觉,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全面、系统、长远的考虑。三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教风,培养学术大师,弘扬大学精神。四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五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育和建设校园廉政文化。

第二,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就当前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看,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推进实体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观念文化的核心即学校精神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各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校园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千篇一律,个性不明显。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当然具有所有文化现象的共性。其次,学校是社会的育人之地,必然要体现社会要求的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管理规律,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化建设都具共性。第三,现在不少学校在朝着“研究型、综合型、国际性”的国内或国际一流大学努力,目标雷同,自然提法相似。第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在“整齐划一”的理念和模式下,“千校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鲜明的特色应当是校园文化魅力所在,突出学校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意味着更加贴近于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和培养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的形成。在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既要把握共同规律和时代特征,又要突出各校特色。二是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三是根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只有立足于特殊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培养专门人才。

    第三,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重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要把师生员工看作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把主体性与主导性统一起来,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

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的这种作用是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把它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不再局限于只是实现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包括娱乐的狭隘认识。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能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底蕴,这可以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所以,在进行校园规划、道路命名、雕塑构思、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征集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征求学生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活动。

第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理论学术界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关系的关注源于人文与科技的现实对立与冲突。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发明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产生出巨大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的分化与对立。从微观层面上看,20世纪50年代初那场院系调整造成了综合性大学普遍被分解,形成大批单科性院校,加上专业培养口径细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弱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近些年来,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要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作者为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