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钙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骨健康研讨会”上,针对我国小儿佝偻病没有多少下降,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反而在上升的调查显示,专家们提出走出单纯补钙、补D误区。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佝偻病因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和与骨生成有关的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摄入或吸收不足,造成骨基质不能正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源于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和器官功能退化。进入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体内一些有利于骨生成的因素减少,有利于骨溶解的因素增加,造成骨丢失;肾功能的退化,使D和钙的吸收率下降,丢失的骨得不到补充,逐渐发展成骨质疏松症。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肥胖病、女性性腺功能低下的病人也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吸烟、酗酒、嗜饮咖啡或浓茶等都会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年龄越大,患乳糖不耐受症的比率越高,也是中老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总之,小儿佝偻病和中老年骨质疏松,单纯补钙、补D,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贻误时间,使病情加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防治这两种危害骨健康的大患呢?专家们认为:既然患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要综合治理;既然患病的原因各有不同,防治的办法也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钙和D不是不可以补,但要适度,决不是越多越好。补钙过度,会造成食欲不振,大便困难等副作用;补D过度,会出现烦躁、多汗、脱发、影响肾功能等D中毒现象。预防小儿佝偻病和中老年骨质疏松的重点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特别是室外适量运动、力戒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等等。专家们特别强调了中医中药防治小儿佝偻病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中医学理论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因阴阳失衡引起,在治疗中应根据“肾主骨”,“治肾虚为本”的理论,重点调理肾脏等器官的内分泌功能,根据病情,辨证施治,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