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员心中的指路明灯

2005-06-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陈建明 邹宏 我有话说

在李世取教授的案头,写着这样一句话“学员的事比天大”。三十多年来,他坚守三尺讲台,精心施教,倾心育人,用全部心血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被学员们誉为“心灵的导师”。

咬定青山不放松

出生在重庆的李世取教授,自小就听父母讲述抗战的故事,革命军人保家卫国的

壮举在他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从军报国的念头油然而生。报考大学时,他就把自己的第一志愿锁定在了军校,但由于视力原因未能如愿。

1981年,研究生毕业的他按照导师和爱人的愿望准备留在天津工作。此时,在郑州的信息工程学院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到军校执教,从军的热情又一次在心中燃起。为了圆多年的夙愿,他说服了亲人,举家来到中原。

选择了军队,就意味着坚定执着,就意味着无私奉献。1991年,重庆某大学创建硕士点,希望李世取教授脱下军装,负责创建工作,并许诺分给一套二层小楼。当时,李教授的父亲去世不久,母亲希望他回重庆工作,全家好有个照应。也就在这个时候,李教授所担纲的某学科,正处在大发展的关键时刻,如果他一走,学科建设进程就会受到影响。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做出了自己决定:信守入伍时的誓言,在军校讲台奉献一生。

扶上马送一程

作为博导,李世取教授对自己有一个苛刻的要求,研究生的课题必须是自己做过探索的,并且他还要根据课题进展情况亲自参与学生的研究。这样,不但加强了研究生教学的针对性,更使学生能始终“站在老师的肩膀上”。对此,学生们深受裨益,给李教授总结出了六字教学法―――“扶上马,送一程”。

李教授不仅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严,对学生要求更严格。他讲授的研究生课程都留有一定的作业,并由自己亲自进行批改,即使学生在作业中出现标点符号错误,他也从不放过,一一更正。每次学生课程完试后,李教授都要把批改后的试卷拿出来,与学员们一起座谈,共同分析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并悉心教导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避免错误。

李教授不仅对自己的学生如此,对“不相识”的学生也是如此。多年来,他应邀为多家刊物审稿。一次,某期刊编辑部给他寄来一位博士生的论文,他发现论文的内容很有新意,但记号的意义不清楚,他就把有关意见反馈给编辑部。不久,编辑部把改过后的论文寄了回来,李教授仔细看后,发现记号的意义虽做了解释,但有关结果未进行证明。他又给编辑部写信,建议作者举个例子验证未证明的结果。半个月后,编辑部又把稿子寄来,这次,作者对论文认真进行了修改,但举例有误。李教授不厌其烦,亲自做验证,并对论文提出了全面修改意见。

无言的教科书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李教授的真实写照。每逢教师节,学生们总想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有请李教授吃饭的,有送礼物的,他都婉言谢绝。学生们的心意,总是得到一句话―――“只要你们把学习搞好了,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成才立业,比送什么都让我高兴。”

2004年3月,李世取教授领到新居的钥匙。因工作太忙,他没时间顾及房子装修。加之儿子、女儿在外地,只有老伴一个人张罗。学生们得知后,向老师请缨,要求轮流到李教授家帮忙,李教授拒绝了。新居装修好后,学生们又提出用双休日替老师搬家,还是被李教授谢绝了。他风趣地说:大件家具可以找搬家公司,小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可以锻炼身体。就这样,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骑着三轮车,拎着提包,一趟一趟、一件一件,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乔迁任务,没让学生插过一次手,帮过一次忙。

成功和汗水相依。李世取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还为《数学学报》、《工程数学学报》等20多家核心期刊审稿,并被邀请为美国《数学研究与评论》杂志社评论员。他先后被评为军队和河南省优秀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被评为信息工程大学名师、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党员,2001年获总参谋部“人梯奖”并获得“军队育才奖”金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