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堂晚餐

2005-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林 我有话说


弗朗西斯・克里克


牛顿苹果树


学堂晚餐

FormalHall,即学堂晚餐,是剑桥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各学院每周都要举行自己的学堂晚餐,届时师生需身着黑色长袍,聚于本学院古老的会堂,共进晚餐。记者也参加了圣约翰学院的学堂晚餐,不过没有穿那种剑桥人称为“高恩”的黑色长袍,为一顿晚餐而破费置办一件黑袍似乎不值,好在把门的心照不宣,只要衣冠庄重也准入内。

餐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里面古色古香,大堂四周墙上挂着王室和学院先贤们的画像。晚餐的席次安排分为两个部分,前方台上的餐席为尊,这是只有学院院士教授等资深学者才有资格入座的地方,大部分餐桌长列于台下,普通师生只能坐在这里。每次晚餐有一主持,由学院的资深学者轮流担任。晚餐通常在七点半开始,七点钟师生陆续而至,进来后通常一人一杯香槟或者葡萄酒,找一些志趣相投者,三五成群,扎推聊天,话题天马行空,兴之所至,言之所及。在这种漫无目的的聊天中,思想可以张扬,想象力得到激发,灵感碰撞出来,伟大的学说或许就在这不经意的话锋中产生了。据说发现DNA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就是在一家啤酒馆边喝啤酒边与同事神聊时猛然大悟出双螺旋结构,一个生物学的新时代由此开始。这家啤酒馆自豪地把双螺旋结构悬于门口,不明就里者往往好奇挂“两个弹簧”是什么意思。

七点半晚餐正式开始。台上晚餐主持以叉敲杯,顿时全体肃静起立,先听神主先贤的教诲,这就是著名的饭前祷文。饭前祷文是所有学堂晚餐的必需仪式,由主持人用拉丁文祈祷。中世纪的欧洲学校由教会开办,学校也依从教会使用拉丁语。现在懂得这种中世纪语言的人已越来越少,即使在剑桥,除了研究神学的,明白拉丁文的不多。术业有专攻,就是口中念念有词的这些学问深厚的主持人,也未必个个知道自己嘴巴正在说什么,不过不外乎一些程式化内容,大概是“谢主赐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或者“仁远乎哉,我欲仁,仁斯至矣”之类。据说有中国学者有幸主持过一次,根本不懂拉丁文的他就用别的语言标明其读音,效果也不错。反正读毕听得懂听不懂的都“阿门”一声,祈祷结束,大家落座,开始上菜。

英国有“烹饪荒原”的名声,食物乏善可陈,甚至有法国人评论说,英国的食物甚是著名,以饿不死人为准。最近英国搞了一次全世界最好的50家餐馆评选,结果英国餐馆高中“状元”,而且一口气入围了17家,开遍地球天涯海角的中餐馆无一家题名。说实话,剑桥虽是名声了得,学堂晚餐的菜肴却让人不敢恭维,上的菜次与别处也无不同,若无聊天佐餐,定是乏味。但想想,可能正是对口福这样的不经意,才使得更多的时间、精力乃至大脑供血用在了产生学说和创新上。我们国内的聚餐太专注于食物,知识分子一旦变为饕餮之徒,创造力就大打折扣,吃饱了血液会流向胃,而我们用脑袋思考,就会变得笨,所以贫穷造就大师,这里面可能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晚餐结束,街面上已是灯火阑珊,不远处就是三一学院门前的牛顿苹果树,树是从牛顿故乡移植来的,并非那棵传奇般改变了历史的苹果树,苹果树后的屋子确是牛顿当年在剑桥的居所,窗棂反射着幽幽灯光,使人不禁遐想牛顿是否正在窗后端视着来来往往的人流,并看到了又一位可以与他比肩的剑桥人,然后会心一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