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导弹“把脉”的人

2005-06-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刘明松 我有话说

他33岁被破格提拔为教授,34岁当上博土生导师。然而,年轻的他,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担当起砺剑尖兵的重任:

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大型复杂系统智能自动化潜在问题识别方法,建立了潜在问题分析理论;发现并解决了新型导弹武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缺陷,被誉为给战略导弹“把脉”的人,前不久,胡昌华荣立二等

功。

把“望闻问切”浓缩进三寸芯片

1996年11月。静坐在电脑前的胡昌华被一部航天资料录像片所吸引,显示屏上那一幕幕充满悲剧色彩的画面令他震惊――

前苏联,新型导弹试验发射现场。导弹腾空,瞬间爆成一团火球,高温射流使战略火箭军总司令员涅杰林元帅及现场的数十名官兵当场殒命。

造成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导弹潜在问题。关注这个问题的胡昌华怀着军队科技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潜在问题分析技术研究”的构想,并赶写出论证报告,引起二炮首长的高度关注,很快将其列入重点攻关项目。

没有文献,没有先例可循,涉及诸多高技术领域的尖端学科知识,课题的难度系数之高,超乎想像。他遍寻国内外的同类问题案例,在浩繁的数据中归纳提炼出潜在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规则。阅读了数百万字的科学著作,自学了计算机图形拓扑学、定性仿真技术等相关学科。1000多个日日夜夜繁琐的计算和修改,数十万条程序的累积……

经历了痛苦的蜕茧,成功终于化蝶而出。在首飞某新型导弹时,胡昌华研制的系统展示了令人叹绝的效能:通过不同工作状态的定性仿真和反复对比,发现了该型导弹存在的4个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调整方案。面对无懈可击的推理和数据,专家们认同了胡昌华的结论,对设计上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更改。

1999年12月,二炮党委批准胡昌华破格晋升为教授,时年33岁的他创下战略导弹部队教授方阵中的年轻之最。

在八方“巡诊”中彰显过人“医术”

如同鸟儿痴爱着蓝天一样,走到哪里,胡昌华都在潜心钻研智能潜在问题分析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思考,探索,创造性提出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

2001年8月,航天部某设计所向二炮提出共同对新研制的某型导弹进行潜在问题分析,建议将胡昌华研制的潜在问题分析系统与引进的这类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骄阳似火的北京,胡昌华在地下室一住就是一个月,几乎足不出户。在阅读完所有的资料后,他凭借自己独到深入的理解,对系统进行了改造。并结合自己的系统同时对某新型导弹武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共分析路径数千条,对可能涉及的潜在问题的上百条双向通路进行验证排查,终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分析任务,确定了该型号武器设计上存在的多个潜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调整方案,被全部采纳。许多设计人员都叹服胡昌华的实力和效率。

快速“诊断”托举导弹腾飞

科学是一项勇敢者的事业。这种勇气,不仅体现在创新,更体现在否定自己的那一刻。

试验靶场,常有因故障原因而推迟导弹发射的案例,这使胡昌华产生了研制“导弹测发控战场抢修系统”的想法。整整10个月,胡昌华如剥茧抽丝一样,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分析,一个技术参数一个技术参数默记……

2000年9月,凝聚着胡昌华巨大心血的样机被研制出来,意想不到的是,样机在抗震和低温综合测试中工作均出现异常。是否定自己,挑战更大的困难,还是小修小补,用抗干扰措施进行技术处理?一夜无眠,胡昌华作出了决定:重新设计。

同行的专家不解,又不是重大缺陷,何必自讨苦吃?胡昌华却有自己的信条:科研直接连着战场,来不得丝毫的含糊。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之后不敢直面挑战。

他像上了发条的机器,通宵在实验室对样机进行设计、验证。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成功地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可以实现导弹测发控设备故障全系统原位在线检测与快速定位的便携式现场快速抢修系统,居国内领先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