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确保高科技条件下的高考安全

2005-06-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艳玲 我有话说


■对话人物・张亚群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防范考试作弊,维护高校招生的公平与公正

教育周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各类高

等教育考试规模不断扩大,考试违纪舞弊时有发生。其中,利用高科技手段组织“集体作弊”,成为大规模教育考试安全的一大隐患。

张亚群:是的,高考担负着择优选才的重要功能,防范考试作弊,维护高校招生的公平与公正,历来为考试管理部门和社会大众所关注。由于现代通讯技术日新月异,一旦高考试卷泄题,可能立刻传播,对考试安全危害极大。这几年高考总体运行良好,但“集体作弊”事件仍时有发生。

利用高科技进行考高舞弊,具有某些共性特征。其一,作弊主体多元化,包括考生、当地行政部门领导、监考教师乃至其他社会成员。其二,作弊动机复杂化,集追求升学与牟取暴利于一体。其三,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传递标准答案。此外,还有不法之徒蓄意制造网上泄题的虚假信息,破坏正常的考试社会秩序。如2005年1月8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所流传的“网上泄题事件”,事后查明属于恶作剧,但已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在于考试管理

教育周刊:高考作为一项几乎全民关心的“事业”,最需要体现的是公正、公平。

张亚群:这涉及到考试管理、考试制度和考试技术诸多层面。就政策导向而言,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科技条件下高考安全问题,加重对代考替考、利用通讯设备作弊、有组织的集体作弊的惩处。2004年高考前夕,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所列的14种考生作弊行为,包括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等多种集体作弊行为。今年教育部继续对试卷命题、印刷、运输、保管以及考试的实施、评卷等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与监督。为了降低全国统考泄题的风险,2005年高考分省命题已扩大到14个省。

在考试制度层面,有的论者认为解决高考作弊的根本办法,一是“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二是“真正实现各高校自主命题、自由招生”。这一对策并不能真正解决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集体舞弊问题。

首先,从大规模选拔性教育考试作弊的内在原因看,考试的竞争性与回报性是考试作弊的根本原因。无论高考实行何种形式,只要存在竞争,并且这种考试结果对考生升学举足轻重,那么总有人投机取巧,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进行作弊。事实上,已发生的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作弊之所以得逞,关键在于考试管理环节失职。只要监考者切实履行自己的监考职责,场外作弊者则无法将答案传入考场。反之,监考放任现代通讯工具通行,即使完全由高校自主命题、自行考试,高考集体舞弊照样发生。

其次,高考命题权分散,参与命题的人员越多,其保密难度就越大。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下,相较于高校单独命题,由国家统一命题在整体上水平更高,更易于防范泄题,考试结果也更具可比性。“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虽能防止大规模传递答案,但也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主观题考试的增加,不仅成倍地增加了阅卷的工作量,而且降低考试的信度。因此,为避免选拔性考试的评分误差,不宜盲目提高主观题分值。

在防范大规模教育考试作弊方面,国外的经验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美国的教育测验服务社(ETS),既承办全美大学入学统一考试(SAT),也在海外各国各地区举办TOEFL、GRE 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等大规模教育考试。这类考试服务机构同样担负着保证每份考卷安全、准确发送到各考点的繁重工作,也面临着各种高科技作弊的挑战,但迄今并未因为要防范集体作弊而废止统一的标准化考试。原因很简单,大规模统一考试有着高校单独考试不可替代的功用。不应为了防止大面积、低成本的作弊行为的发生而取消大规模选拔性教育考试。与高校单独招考相比,统一招考更利于防治招生腐败。这是长期实行高校单独招考的俄罗斯高校,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于近年来大力推动国家统一招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社会诚信与法制教育

教育周刊:2002年5月7日,美国执法部门在国内13个州及首都华盛顿逮捕了58名在托福考试中作弊的外国留学生,可见作弊也不只是某一个国家才有。

张亚群:2002年8月7日,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宣布:为了应对海外考试试题泄漏的问题,暂停一些地区的GRE机考,范围包括中国的内地及港台地区和韩国。此后,该考试服务机构就如何解决“大规模偷题”问题展开研究,发现大规模计算机考试(CAT)作弊的原因。如考题设计中的误区;题库容量所奉行的“12倍定律”的错误;计算机考试偏爱高区分度的认识误区。

从考试技术层面讲,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扩大题库量,调整命题原则,并得出结论:计算机考试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SAT作文考试中,为了防止因美国东、西岸存在时差而漏题,规定使用不同的作文考题。

从立法层面看,美国法律健全,惩处考试作弊绝不手软。一旦指控成立,这些作弊者将面临最高5年监禁、25万美元的罚款。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现代通讯技术手段的发展,虽然增加了防范大规模教育考试作弊的难度,但只要采取适当的对策,就能够减少、消除高考作弊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我的建议是:

首先,要加快考试立法步伐,使惩治网上泄题、制造虚假泄题信息等类似考试舞弊行为,有法可依。正在拟定的《考试法》,将为高科技条件下高考反舞弊提供更为全面、有力的保障。其次,要继续改革和完善高校招考制度,逐步推行“二次考试”。第一次为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在此基础上,由各高校对上线考生进行必要的文化科目复试。这样的高校自主考试,考生人数明显少于“自由招生”下的报考数;考试的难度可适当降低,以减轻考生的负担。通过高校的“二次考试”,使“集体作弊”者无以遁形,发现明显不合格者坚决予以清退。第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考试实施过程的监控、防范。第四,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氛围,构筑高考反舞弊的心理防线。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规模教育考试实践表明,尽管其科技发展水平居领先地位,但其考试作弊率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这是与国民的素质息息相关的。这也昭示我们,在防范高考作弊过程中,应加强社会诚信与法制教育,提高道德素养,毕竟高科技是由人来运用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