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著作

2005-06-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功安 我有话说

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春英教授主编的《海峡两岸关系史》,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海峡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创新之作。

《海峡两岸关系史》站在21世纪的巅峰,以更加历史的、宏观的视野回眸,从两岸关系发端的远古时代开始,来探究两岸关系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全过程,展示海峡两岸相依相存的历史

事实,揭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依据,以及当今海峡两岸统一的必然规律。

在起止时间上,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探古发幽,追本溯源,以地质学研究和考古发现为依据,将两岸关系的发端置于两三万年以前的史前时期;下限则放在21世纪之初。如此恢弘、漫长的历史长河,如何划分历史阶段,又以什么为标志,这是奠定一部通史的基础。作者既娴熟地驾驭了历史的全过程,又高度关注了影响历史发展的关键;既借鉴一般历史分期的方法,又依据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特点,将海峡两岸关系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阶段:(一)开发―融合阶段:从史前(以台湾考古发现的三万年前从大陆跋涉到台湾的“左镇人”为标志)―明中期(17世纪20年代初荷兰人侵占台湾前);(二)变乱―回归阶段:明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民国时期(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及其后国民政府治台);(三)内争―――对峙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国民党退台(1949年)―1978年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前;(四)缓和―统一阶段:1979年祖国大陆提出“和平统一”方针―――新世纪之初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时期。

这一框架体系初步划分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分期,廓清了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构建了海峡两岸关系历史的整体框架,是一个创造性的探索。

该书在绪论中,通观海峡两岸关系自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初步总结出五大历史经验和规律。一是相依相存的不可分割性;二是融合和统一、交往和交流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三是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四是合则两利,分则两损的利益相关性;五是“一国两制”是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这些经验和规律的概括,有史有据,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例如,关于两岸相依相存的不可分割性。一方面,台湾依祖国大陆而生存发展。该书详尽论述了台湾根系大陆,大陆的汉民族不间断地向台湾迁移,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使台湾较快地由洪荒向文明的历史转变。在当代,祖国大陆为台湾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政治上,任何分裂台湾的图谋或行径,都是两岸同胞所共同反对的,也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祖国大陆也离不开台湾。以台湾的地理位置而论,台湾历来就是大陆的海上屏障,抵御外敌侵略的前哨,中国海域安全的保障。在经济上,台湾海峡是大陆货物运往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各地的一条安全的海上通道和贸易的中转站。当今,祖国大陆仍通过高雄港进行某些转口贸易。正因如此,自古以来,中国中央政府一直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捍卫着台湾的主权不受侵犯。

再如,合则两利,分则两损的利益相关性。从海峡两岸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两岸的“合”占据主导地位,民族的融合和两岸的统一是主流。海峡两岸两三万年的历史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合”,占据了海峡两岸关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所以,两岸的“合”,亦即统一是绝对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因而对整个国家、民族和两岸同胞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正是这种“合”,使台湾得到开发,由一个不毛之地逐渐向近代化方向发展;“合”,使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得到保障,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得到维护;“合”,使两岸同胞共享太平,共同发展。无数的事实印证了这一结论。在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过几次分离,有的是因外敌入侵,有的是中国内战和外国势力的干涉所造成。与统一和“合”相比,是短暂的、次要的,也是支流,但是它对整个中华民族和两岸同胞所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

理论概括是历史演绎的升华。该书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对于当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程,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海峡两岸关系史》张春英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