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廊坊的街道、广场和隔500米左右就会出现的街心游园,细心的人会察觉,地面上很少看到纸屑、烟头和痰迹,树木花草干净齐整,公厕里外擦得锃亮。
在廊坊期间,记者暗访了几家单位的服务情况。在市人事局的人才服务中心,有人的柜台,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解答迅速,无人的柜台,工作人员仪容整洁、端坐候客
这些给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源于廊坊市近些年一直在推行的一个理念:一个文明的、素质高的城市,必然是精细、精致、精美的,只有以“纳米精神”打造环境、服务和管理,城市的品位、价值、人气才会得到提升。
好的城市必须精品化
廊坊这几年的城市建设,走的是精品化、精致化的路线。刚刚调走的市委书记吴显国经常向干部们强调一句话:建好一个城市,要从大处着眼、细微处着手,从栽好每一棵树、铺好每一块砖、盖好每一栋楼做起。
这几年,每上一个新的楼盘、拓一条新的街道,市里绝不允许爱建啥样是啥样,而是要求必须按照全市的总体规划,请专业人员来设计,“一街一景”,“一楼一式”,总体上呼应市区已经形成的浅色调为主、欧式建设点缀的建筑风格。
对旧的建筑,外立面是玻璃幕墙的,每年必须清洗一次;外立面是瓷片贴面和水刷石的,两年必须清洗一次;外立面是喷涂材料的,必须三年粉刷一次。为根除“拉链路”现象,廊坊从1998年起就规定,不论提前有没有规划,供电、供水、燃气、电信等埋设管线单位,都必须配合旧路改造或道路新建预埋管线,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施工。
司机们反映,晚上在高速路上行驶因路灯太暗提心吊胆,市有关部门马上决定夜里把高速路的灯调到最亮;临街的居民们抱怨,夜里道路两旁的灯光扰民,市里要求管理部门要把居民楼街边的灯光调得柔和起来;一位家长给市长写信反映孩子每天上学时因路灯不开而屡遇险情,从此,廊坊市的路灯每天夜里关掉后,凌晨还要专门为早起上学的学生再打开一次。
好的服务必须精细化
这几年,廊坊的干部们不断出去进修、参观,市委、市政府领导中几乎有一半到新加坡等地学习过管理学硕士的课程。国外的经验和见闻,更加从理性角度强化了这些管理者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的一个感觉:要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仅靠向干部们提口号、灌输概念不解决问题,关健是通过服务的精细化、标准化,形成不可逆的行动惯性。
为打造公开、公平的执法环境,从2000年6月开始,廊坊在21个重点执法部门推行执法执纪标准化,要求各部门对执法程序、时限、处罚标准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在这场标准化运动中,行政相对人的利益有了精细的保障:非经领导批准,个人不准进入企业执法;不是两人以上,不出示证件,视为非法;上午11点和下午5点即将进入吃饭的时段,不许到企业检查。
廊坊由一个农村型城市转化而来。这几年随着大开放格局的形成,一些干部的工作习惯、办事作风、思想观念、仪容仪表受到质疑。为解决干部中的特权问题,市里领导带头从“坐车不闯红灯,下乡不搞迎送,讲话不称重要指示”这些小事做起;为培养干部的与国际接轨意识,市里请专业人士培训这些土生土长的干部学习如何在听音乐会时鼓掌,如何在接待外宾时进揖退让、敬茶敬酒,严申在出席重要公务时必须着正装,严禁开会时当众接听手机。
好的管理必须制度化
一个精细、有序、富于人情味的城市,其背后必然有精细、精心、精致的管理。廊坊保证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做法是 靠刚性的制度,为城市的长久、持续、协调发展立下规距、划好路径。
廊坊这几年每年在市区都推出硬环境建设十项工程和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在这两个“十”中,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项目和事项,每年都占到相当比例并优先实施。教科文卫体这些软任务所以在这里受到刚性约束,得益于廊坊几年来实施的一项制度――在市县两级政府,由主管财政的常务副市 县 长分管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管钱的人管社会事业”,关注点转向了弱势行业,社会事业经费有了有效保障。这几年,全市187所农村中小学完成校舍改造,分别投资2.8亿元和1.2亿元的廊坊第一实验中学和香河一中开始动工,市卫校迁建、市医院改造、兴建疾控中心和建设市三医院等需投入数亿元的大项目一一启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寇德松认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 “一项小制度,精确地把住了国情的脉。”
与一些地方不同,在廊坊,环保部门是个非常受尊重的部门。地位的变化,来源于市里给环保局的一项特别授权――“环保第一审批权”。前几年,一家外资企业想上一个投资20亿元但需占地3000亩的项目,因为投资密度太小而浪费土地资源,被环保部门拒之门外。廊坊市有个统计,近几年,被“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挡在门外的各类投资已近50亿元。
为什么要搞这些或看似不近人情或束缚自己手脚的制度,廊坊市市长王爱民有一个精彩的点评 “规划上稍一松手,城市马上就会变成一张大饼;项目上稍一心软,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项目马上涌进来。”制度既是对这个城市精细管理的要求,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