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社科联和北京社科规划办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人学理论与历史》出版暨学术座谈会,6月4日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全国社科规划办主任张国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等与来自学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黄楠森、邢贲思、汤一介、陈志尚、王锐生、刘奔等60余人出
《人学理论与历史》由《人学原理》、《西方人学观念史》和《中国人学思想史》三卷构成,黄楠森教授任编委会主任,约200万字,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与会同志认为,该书把人学原理和人学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在我国人学发展史上是第一次,使人学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本书属于人学学科中的三门分支,在学科中各有自己的特色和功能。《人学原理》构建了比较系统的人学理论体系,对一系列基本理论提出了新观点。《西方人学观念史》把思想史概括为人的观念的演变史,提出了从宗教人、文化人到心理人、存在人的演变过程。《中国人学思想史》资料详尽,包括了古代主要思想流派和思想家的人学思想。与会同志就人学学科的性质和地位谈了看法,认为今天研究人的各种属性和各个方面的学科已经很多,关于人体的有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药学等,关于人的社会活动的有经济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法学、伦理学等,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有心理学、认识论、美学等,关于人的类型的有老年学、女性学、儿童学等,关于人才的培养与管理的有人才学、教育学、人事学等,可以说不胜枚举。但作为研究人的各个属性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对人做整体研究、综合研究的人学,至今尚未完全成熟,因而还不能以对人自己的科学的哲学认识,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基础,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作用。《人学理论与历史》的出版,不仅是人学学科建设中的新进展,也是人学的一次普及活动,同时可为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与会同志呼吁,人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希望有关部门加强人学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人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