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巴拉迪连任的启示

2005-06-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田帆 宋国城 我有话说

6月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一致通过了现任总干事巴拉迪再次连任的提议。经过持续近一年的纷争,巴拉迪终于连任了。不过,回头看看巴拉迪的连任之路,人们不难得到一些启示。

现年62岁的巴拉迪可以

说是一位老资格的外交官。他22岁进入埃及外交部,开始其长达40年的外交生涯,自1984年进入国际原子能机构以来,因工作出色,步步升迁,直至1997年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并于2001年顺利获得连任。

在此期间,巴拉迪先后经历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核危机的严峻考验。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巴拉迪曾两次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核查报告,明确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伊朗核问题上,巴拉迪也认为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伊朗有美国所声称的“秘密核计划”。

巴拉迪没有随着美国的调子起舞,因而惹恼了美国政府内的部分人士。据西方外交官透露,美国政府中的“鹰派人物”、副国务卿博尔顿便一直力主将巴拉迪赶下台。美国《华盛顿邮报》曾透露,布什政府对巴拉迪“过于谨慎和软弱”感到“严重不满”,并为此数十次窃听巴拉迪的电话,以期找到迫使巴拉迪下台的“证据”。

不过,由于巴拉迪处事公正,在处理和解决国际核问题方面业绩显著,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35个成员国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求他连任。而美国“换掉巴拉迪”的主张甚至未能取得欧洲国家的支持,在理事会中显得处境孤立。为此,美国最终在6月初改变了立场。

舆论指出,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可以用投票的方式让巴拉迪胜选,但由于美国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大的出资国,它如果一意孤行,将巴拉迪拉下台并非没有可能。只是这样一来,美国本已不佳的国际形象便会更糟。考虑到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民意难违,布什政府在权衡利弊之后终于松口。

由此看来,在国际事务中尊重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实是明智之举,否则,只能成为孤家寡人,非碰壁不成。这个道理,在13日开幕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又体现了一回。

理事会会议一开始,大会主席便提出巴拉迪连任问题。没想到,日本代表团又节外生枝,以“程序不符”的理由提出异议,要求将巴拉迪的连任问题押后讨论。但绝大多数成员国已经在此问题上取得共识,因而都对日本的提议表示反对和不解。不过,为了维持理事会协商一致的精神,尽管只有日本一家提出异议,理事会会议还是多次休会,进行了数轮的私下磋商。上午的会议无果而终,下午的会议也陷入僵局。直到最后,由于绝大多数理事会成员国的坚持,日本代表团无可奈何地做出了让步,使得会议顺利通过了对巴拉迪的任命。

巴拉迪获得第三个任期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但巴拉迪最终获得连任的事实证明,只要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国团结和坚持,他们的声音便会越来越强,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也终究能够实现。图为6月13日,巴拉迪在记者招待会上。新华社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