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临近毕业,中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本科生郭建梅马上就要离开学校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了。与此同时,郭建梅也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志愿服务西部建设奖”。近年来,中南大学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2003年9月,郭建梅与其他八名同学来到贵州省晴隆县老云、菜子等乡镇开展志愿服务。当地破旧的屋舍,简陋的学堂,生活的艰辛,学习条件的恶劣,震动了这些来自都市的青年。大家聚到一起商量,决定每月从仅有的生活补贴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学生。他们还建立了“晴隆县志愿者助学基金”。
积极引导学生面向基层特别是到中西部地区、到艰苦行业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安排校史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并利用扎根基层校友的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学生。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了解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讲座等多种形式,认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观指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加强基层就业基地的建设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有力保障。西部地区人才匮乏,就业市场广阔,中南大学在布局中尤为注重在中西部地区建立就业基地。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组成由校领导牵头、各学院主管领导和就业工作专职干部参加的赴西部考察小组,走访当地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供需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已在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建立了就业基地112个,占就业基地总数的21%。
学校还设立了“优秀毕业生奖”、“志愿支边奖”、“志愿支援国防建设奖”、“志愿服务西部建设奖”和“国家重点单位就业奖”五大奖项,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获得者给予减免学校助学贷款。其中,“志愿服务西部建设奖”于2003年设立,用于奖励志愿申请参加团中央“西部计划”并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在求职、升学等方面的8项政策支持。这些奖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就业引导教育和切实有效的措施,中南大学每年都有一批毕业生志愿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近4年来,共有16068名学生到基层就业,1868名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494名学生到国防部队就业,涌现了一大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