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发“山型人才”

2005-06-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邢兆远 我有话说

“从宏阔的人才视野看,新的人才战略要求在人才开发中培养具有宽基础、高素质、多能力,并有实践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求人们有大胸襟,大气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具有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优化基础上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同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薛永武教

授交流,时时会感受到一种思想的碰撞。他说:“曾几何时,人们倡导培养‘镙丝钉型’与‘万金油型’人才,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这实质上是片面强调了人才的思想素质,即奉献精神和服从精神,而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的纵深发展。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有人提了‘T型人才’和‘π型人才’意思是要培养博与专相统一的高级专业人才,‘T’即宽基础,有专长。‘π型人才’是在‘T型人才’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其基本含义是宽基础,专长呈双峰结构,即有两门专长并驾齐驱,形成‘双峰’。这种两种模式都存在缺陷:一个是无两个以上专长所形成的合力,一个是强调了两门专长并驾齐驱而忽视了‘主峰’的崛起。”

作为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薛永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才研究,他所倡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山型人才”,即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象一个“山”字型。在“山”字中,中间的“|”,代表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主要专长;“山”字的左右两道“|”,代表主要专长的双翼;“山”字的底部“―”,代表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宽基础或基本能力。整个“山”字型意味着人才具有通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又有一门主要专长,同时还围绕着主要专长,具有两门次级的专长。这种“山”型结构颇类似军队作战的队形,有中军的主力部队,也有双翼的左右护卫,还有后边的援兵。这种结构稳固有力,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左右可以相互协调,能形成整体的合力。因此“山型人才”比“π型人才”更优越,更丰富,也更深刻。

从人才开发的视角,薛永武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山型人才”的特点是宽基础,像大山一样厚实,同时又具有多种能力,“双峰”围绕着“主峰”,形成一种立体的山峰结构。他说,只有培养“山型人才”,才能进一步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使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才能更好地全面实现人的本质。

薛永武说,要成为“山型人才”,首先必须先学会做人,要具有高尚的理想、优良的道德、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文明的人文素养;其次,要培养各种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有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语言表达与基本写作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迁移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渗透、蕴含到所主攻的专业学习之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