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再走雪山草地

2005-06-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梁若冰 我有话说

由十余人组成的中国作家长征采风团三团,以中年作家为主,由团长中国作协副主席铁凝、张平带队。一路上,大家情绪高昂,为有机会重访长征路而激动不已。他们的行程途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红原县、若尔盖县、九寨沟县、松潘县和茂县以及州府马尔康。这一带占地8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这样的自然环境,今天

被认为是极好的旅游之地,但对于当年无衣无食、积劳成疾的红军来说,却是一段十分艰难的路程。据了解,红军在阿坝州一停就是一年四个月,是长征中驻留时间最长、留下文物和遗迹最多的地方。

6月13日一早,采风三团不顾旅途疲惫,向海拔4200米的雪山鹧鸪山出发。随着汽车沿岷山山脉越爬越高,精彩的雪山奇观渐次映入眼帘。寒风刺骨,作家们体会到红军的艰辛。过了雪山之后,海拔虽然降低了,但团员们却普遍开始出现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头痛胸闷。

几日来,满眼是美丽辽阔的高山雪原,碧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然而正是在这片蓝天下,当年红军在这里行走了七天七夜,在围追堵截中死伤上万人。在巴西会议旧址、班佑寨、包作战役旧地,作家们听当地党史研究工作者介绍那一次次战役的情景,上了一堂堂比书本上生动得多的党史课。

青年作家衣向东在日记中写到 今天我们面对美丽的雪山草地轻轻地呼喊,那些在艰难岁月中把青春和生命留在这里的红军战士,你们在哪里?藏族同胞献给我们的哈达,我多想献给你们呀 可高山沉默,草原无声,只有成群的牛羊漫游在绿原之上……青年女作家乔叶说 “我的心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与70年前的青年红军战士的心交融在一起,如诗如歌,如泣如诉。”双脚走在红军走过的浸透鲜血的大地上,作家们情动于衷,灵感迸发。

14日,途经若尔盖县民族寄宿制小学时,采风三团的团员看望了那些可爱的小学生,并捐款5000元。 本报阿坝6月15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