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客(左)与艾未未在一起
6月上旬,200多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美术馆展出,由于展品数量大,一批大尺幅的作品不得不安排到几十公里以外的一
第一次采访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希客瑞士驻华大使的任上,在他办公室。希客身材不高,但目光炯炯有神,言辞不多,语速很慢而且喉音很重,给人以沉稳、干练之感。当时,给记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大使办公室正面的墙上张贴着一张瑞士雀巢公司在中国的宣传广告画,凸显了这位“企业外交官”的特性。然而,在企业家、外交家的身份之外,还隐含着希客作为艺术家和艺术鉴赏家的情怀。
恐怕正是他简洁、干练、沉稳的作风使他在33岁时就被瑞士迅达电梯公司委以重任,在中国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来到中国,创建了全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迅达(中国)电梯公司。自那时起,希客就对被他称为“第二故乡”的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情有独钟。在迅达的成功使希客成为瑞士外交界的红人,在1995年至1998年被任命为瑞士驻华大使,转行当起外交官。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希客开始对中国当代艺术发生浓厚兴趣,并开始购买和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希客告诉记者,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其局限性逐渐显现,外界对中国当代艺术并不了解。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还没有私人或组织有系统地收藏这些艺术品。这些年来,他总共接触过1000多名中国当代艺术家,亲自到艺术家的工作室考察、交谈,每一件收藏的作品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如今,他的收藏品中已包括180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1200多件(套)作品,跨度为1979年到2004年,成为当今世界上收藏中国当代作品数量最多、质量最高、最完整的西方收藏家。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照片、雕塑和音像作品等。收藏需要很大的经费支出,那么,钱从哪儿来?希客笑着告诉记者 “我没日没夜地工作,将所挣的钱都花在了中国。”他的收藏品价格从1000元人民币到100万元人民币不等。
希客在瑞士中部卢塞恩湖附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庄园城堡,背山面湖,青山绿水。6年前,希客将他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品全部搬进城堡,从储藏室到卫生间,从厨房到卧室,从客厅到花园都摆满了中国艺术品,使他的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城堡”。希客告诉记者,他在各行各业都有朋友,从政治家、企业家到艺术收藏家、展览策划人,将家变成中国当代艺术展厅,可以直接向宾客介绍中国,一举多得。希客认为,尽管中国当代艺术相对西方国家来讲起步较晚,但中国文化积淀丰富,改革开放使中国艺术界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极大地激发了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他们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力来表达思想感情。中国当代艺术色彩丰富且造型多样,安静而深刻,表现出完美的艺术造诣。很多艺术作品看似偶然,但表现出更深层的含义。例如,邱世华的精美的白色风景作品,表达了作者与道教的深层冲突。张晓刚以家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也表现出类似的矛盾,只有了解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才能完全理解作品中的忧郁。诚然,当代艺术源于西方,东方与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或结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主题,如艾未未画有可口可乐标志的旧石器时代的花瓶,方立均的红色和绿色造型,对立地表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洪磊以摄影手段拍摄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行为艺术家张洹在脸上写满汉字,直至认不出本来模样。1998年,希客专门设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奖”,以鼓励更多的中国艺术家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收藏的作品应让更多的人了解才有价值。希客表示,此次展览为第一次,此后,将到德国汉堡和美国展览。年届花甲的希客目前除继续从事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收藏外,还是瑞士著名的出版和报业集团RINGIER的副总裁、中国发展银行的顾问。是他促成了巴塞尔建筑师赫尔左格参与了北京奥运体育场的设计工作。希客最后向记者表示,即使现在回到瑞士定居,每年还要到中国七、八次,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中国度过。他的最大梦想就是充当增进瑞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民间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