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幸与不幸

2005-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本夫 我有话说

前些日,环保部门请一批作家赴苏南参观环保建设,一路走来,感慨良多。

苏南经济发展快,已是举世公认,但包括太湖在内的整个苏南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已把治污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每到一地,当地环保局的同志都谈到“一票否决”的话题。就是说,对那些有可能造成较大环境污染的项目,环

保局有权一票否决。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有这么大的权力,果如是,真应当大声叫好。时代发展到今天,环保部门的重要性如此突显,是谁都想不到的,幸耶?还是不幸?

在共和国50多年历史上,每个不同的年代,都曾有过一些部门和职业显得特别重要,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比如上世纪50、60年代的粮食、供销、物资部门;70年代的军队和副食品部门;80年代的教育部门;90年代以来的纪检部门,等等。这些部门在当时受到重视,是这些部门的幸事,但差不多又是社会的不幸。50、60年代,粮食、物资部门受到重视,是因为粮食、物资匮乏,许多人在挨饿死亡。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军队进入社会生活,是因为那是个动乱的年代;副食品缺少是因为到处在割资本主义尾巴。80年代出现求学热、文凭热,是因为社会缺乏知识,缺乏人才。90年代以来,纪检部门每天都收到一捆捆举报信,夜以继日地办案,揪出一个个违法乱纪的人,无论对社会和当事人的家庭,都是一个悲剧。当我们一次次看到这类消息时,会觉得快乐吗?

时光进入21世纪,环保部门的地位在逐日提升,也的确应当提升了。因为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建设,而且在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更可怕的是有些污染在今后一二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无法清除。就是说,我们的子孙后代还将继续接受污染。江河污染、湖泊污染、大地污染、空气污染,还有什么没被污染吗?在许多经济发达污染也严重的地方,人们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干净的,还有什么能吃。有人说,这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可这代价也太大了。时常看到这类报道:一个工厂污染一片地,几个工厂污染一条河,庄稼枯萎、牲畜家禽死亡、河水污臭、鱼虾绝迹、癌症患者增加……当地群众哭告无门,环保部门无可奈何。每当看到这类报道,心里总是很痛,也总是纳闷:那些没日没夜往江河大地排放绿水黄水红水黑水的企业,为什么不让它们停产整顿甚至关闭?究竟是谁在保护它们?

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说到底还是当地政府下不了决心,还是政府没有交给环保局一票否决的权力。当地政府之所以下不了决心,能说得出的理由大概有两个,一是办个企业不容易,让它们下马会影响当地的经济总量;二是这些企业的职工无法安置,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这是个理由,也不是理由,关键是有没有把污染问题看得那么重要,把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放在什么位置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得有失,如果我们的决策者们把眼前的效益看得淡一点,把政绩意识看得淡一点,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解决,而且会取得更大的经济实绩和政绩。

行文至此,我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迂腐可笑,讲了半天都是些浅显的道理,更不是一篇美文。但我真的想说说这件事,想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新中国50多年,我们犯过许多低级的错误,比如“亩产万斤粮”,比如“知识无用论”,比如“割资本主义尾巴”,这些我都曾亲身经历过。历史证明,越是常识性的错误,越是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实在应当是今天最紧迫的事情,政府有责任,我们每一个也都有责任,比如,从珍惜一滴水,爱护一棵草做起。

前不久的一个傍晚,我带6岁的小孙子下楼散步,回来经过小树林时,忽然想起家中的花盆缺一点土,就带他走进去,捡一根小木棍,准备掘一捧软土带回去。不料刚一动手,孙子骇然叫起来:“爷爷别挖,土,会引起龙卷风的!”我大笑,挖这点土怎么会引起龙卷风呢?可事情过后,我再也不能忘记当时他稚气而惊慌的表情。我想,我们今天对环境的任何一点破坏,都是对后人的伤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