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同时也是生命哲学。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本质上是生命精神。道家哲学典型地表征了中国哲学的生命特质与生命精神。遗憾的是,在20世纪道家哲学研究中,道家生命哲学的研究相对薄弱,有价值的论著较少。基于此,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李霞博士在完成道家与禅宗比较研究、道家与中国哲学关系研究等前沿
关于生命哲学、生命观的研究,学者们多侧重于生命本原、生命本质、生命价值、生命修养等方面。据此研究道家生命哲学、生命观,学者们倾向于道家生命本原论、生命本质论、生命修养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研究。李霞博士充分汲取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拓展生命哲学与生命观研究的界域,挖掘生命哲学与生命观研究的深度,将生命观的基本内容和组成部分提炼为生命本源观、生命机制观、生命结构观、生命过程观、生命价值观、生命本质观、生命存在观、生命修养观、生命境界观等,从而把生命哲学的研究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阶段,提高到新的高度。
以上述生命观理论为基础、参照,李霞博士从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维度梳理道家生命观的理论渊源和文化背景。她认为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史官身份决定了老子是春秋末期最为博学的思想者之一,决定了老子生命观同上古神话、原始宗教以及古代典籍的深层联系,此种联系表现在上古神话的生命意志、原始宗教中的生命崇拜、古代典籍中的生命关怀对老子生命观的直接影响;道家文化发源地淮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人文意蕴孕育了道家生命观有别于儒家、墨家和法家的独特形态;老子、庄子所处的变革时代、所面临的无序动荡社会激发了老子、庄子及道家其他人物对于生命的哲学思考。这种梳理,清楚、明晰,全面、准确、透彻地把握了道家生命观的理论渊源与文化背景的历史原貌。
作者将道家的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分为老庄道家、黄老道家、向玄学与道家演变中的道家和玄学新道家等四个阶段、四种形态,把道家生命观的历史形态的转变提升为道家生命观的主题的嬗变,认为老庄道家生命观的主题是生命与自然,黄老道家的生命观的主题是生命与社会,向玄学与道教演变中的道家生命观的主题是个体养生,玄学新道家生命观的主题是生命与自由;将道家生命观与儒家生命观、佛教生命观等相比较,揭示道家生命观的基本特征,并把其概括、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生命本位,二是自然关怀,三是超越意向”。这些观点,奠基以道家发展的历史“真实”,凭依生命哲学的理论“观照”,有理有据,自成一家之言。
在道家生命观的结构和内容方面,作者从道家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道,以及生命存在的现实根据―――德入手,把道家的生命本源观提炼为“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观”;从道家“气”的原型及其与生命的关系,以及“气”的升华角度,把道家生命机制观总结为“阴阳气化的生命机制观”;从形、神以及形神关系的层面,把道家的生命结构观归结为“形神相依的生命结构观”;从生、死观念的视角。把道家的生命过程观概括为“生死更替的生命过程观”;从人的个体存在与“类”的存在着手,把握道家的生命价值为“重人贵生的生命价值观”;从道家自然主义的向度,把道家的生命本质观确定为“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从道家无为思想的层次,把道家的生命存在观总括为“无为之为的生命存在观”;从道家养生学说的侧面,把道家的生命修养观总结为“形神兼养的生命修养观”;从道家超越与自由理论的视域,把道家的生命境界观规定为“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观”。这些结论,以坚实的史料为支撑,以缜密的逻辑证明为手段,令人信服。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李霞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