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庆出版集团靠精品赢得市场

2005-0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陈建强 我有话说

本报讯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五届全国书市上,刚刚组建一个月的重庆出版集团首次公开亮相,就赢得一片“碰头彩”―――他们以“听巴山夜雨,品渝州书香”为主题,展开各种形式的新书推介促销活动,取得销售码洋1344万元的骄人成果。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说:“重庆出版集团是依靠机制改革壮

大了实力,凭借精品工程赢得了市场。”

重庆出版集团的前身即重庆出版社,是重庆市惟一的综合性出版社,平均年出书800余种,图书再版率近50%,新书获奖率1/4以上,曾3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良好出版社”。重庆直辖后,他们对比强社找差距,审视自己挖潜力,为自身确定了“建设长江上游出版中心”的目标,从体制和机制改革入手,向集团化方向迅速迈进。在重庆市委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出版集团于今年4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董事长罗小卫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经过5年的高速成长,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人民币。”

如果说一开始人们对于他们的抱负尚持怀疑态度的话,那么通过本次书市上的出色表现,重庆出版集团确实让人们目睹了一个出版强社的迅速崛起。因为就在上一届书市上,他们的销售码洋还仅有600多万元,究竟是什么魔法使得他们在短短一年里就取得销售码洋翻一番的佳绩呢?罗小卫说:“我们一是实施了精品战略,集中力量进行市场调研,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抓选题;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出版强势地区、城市组建文化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文化、人才优势,壮大作者队伍,提升文化品位;三是开拓视野,面向世界,先后与60多个国家建立了出版贸易联系。”

“三板斧”劈出了一条发展的快车道,一年来,重庆出版集团精品迭出。《家长学生“两地书”》汇聚了重庆工商大学最新教育研究成果,将品德教育与经济量化分析法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填写、计算“人才资本投资效益分析表”,体验父母的艰辛,引导自省意识。读者评价此书是“伦理情怀的数字对话,经济手段的思想教育”。《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通过11位企业高管的口述实录,揭示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寒流暗涌”的内在原因,堪称一部讨伐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弊端的盛世危言……

正是这样一部部激荡起读者内心共鸣的精品佳作,支撑起重庆出版集团的“金字招牌”,于是才有了书市首日销售码洋就直逼千万的业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