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在重庆师范大学(简称重师)潜心“三峡区域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者们看来,“明智”不应仅仅表现为个人修养的提高,还应有助于当地更合理规划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明智之学”,后者也应走出书斋,经世致用。
提前撒播“智慧的种子”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人大通过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决议。考古与博物学界开始抢救库区文物。一时之间,专业人才奇缺。而重师超前的人才培养计划,就在此时进入了收获季节。重庆市70%以上的考古文博专业人才,均出自该校。全市博物馆、文管所、考古所的负责人,80%毕业于重师文博专业。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红岩革命纪念馆馆长、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长厉华,大足石刻博物馆副馆长黎方银等一大批校友,已成为区域文化与文博专业的著名专家学者。
除了学历教育外,重师还针对三峡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的实际进展,建立了考古文博干部在职培训工作体系和制度。对重庆市各区县及周边省市文博系统主要领导和业务骨干进行岗位轮训。轮训的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同。国家文物局不久前初步同意,将重师作为西南民族地区文物干部培训基地。
学以致用研以致用
20世纪80年代初,重师将“三峡历史文化研究”纳入校级重要课题计划。随后10年间,这一课题一直被列为省级重点规划课题。1992年,重师单独成立“三峡文化研究中心”,抽调科研力量进行重点攻关。
成果是喜人的。仅2000年至今,三峡文化研究中心便主持了18项有关三峡区域文化、文博及社会发展的研究,6项获省部级奖励。发表论文70余篇,专著10部。李禹阶教授等主编的《中国经学史》,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经学与学术史的学术著作,获华东六省一市优秀图书社科类一等奖。2004年,此书由台湾东海书局出版。管维良教授《巴族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古代巴民族历史的专著;《鄂城汉三国六朝铜镜》在日本出版后,《朝日新闻》等8家国外著名媒体作了介绍与书评。
历史研究容易埋首故纸堆。重师的学者们不忌讳穷经皓首,但他们更愿意走出书斋,将历史文化研究与三峡现实经济文化建设结合。他们协助丰都成立了“鬼城文化研究会”,帮助奉节成立了“三国文化研究会”,为三峡地区近10个区域制定了旅游文化发展规划。在密切合作过程中,他们也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
课堂交给社会社会变成课堂
重师在全国首创了一条高校与文博单位合作共建的新机制。他们与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等共建考古与文博教学与研究中心实验基地。由重师投资建立共用的文博技术实验室三个,聘请两馆研究馆员作为教师直接指导学生。
他们搜集整理的历史、文化与民俗资料、文化面向社会开放,将区域文化与乡土教育推向社会。两年来已接待大、中、小学生近万名,成为面向社会的人文服务中心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及素质教育基地。这一尝试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中央财政投入600万元,建立并完善了这一教学与研究实验平台,并建立了三峡库区民俗博物馆。引起国内外区域文化学者的广泛关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安东妮教授、加拿大曼多尼各大学历史系主任艾伦教授等人,先后来到重师做研究,并带领在校研究生从事三峡社会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英、美、澳、法、德及日本等国际友人及大学校长纷纷来此参观。国内一些著名高校也派人前来借鉴重师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