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昔日红色桥梁 今日传统课堂

2005-06-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永林 我有话说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我党设在西安市七贤庄一号的地下交通站变为红军联络处,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根据我党与国民党达成的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同年8月22日,七贤庄一号院大门外挂上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牌子,后根据战斗序列的变化,改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驻陕办事处”,“八办”成为我军设在国
民党统治区的一个公开合法机构。

这里是国民党统治区的“红色堡垒”

“延安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抗日斗争的中心,那里有热烈的生活,是音乐创作丰富的源泉”,1938年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一把小提琴,怀着对民族崛起的信心和希望从武汉来到西安,他一边游玩迷惑国民党特务,一边与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积极联系,最后装扮成华侨夫妻顺利到达延安,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斗争中去。

与冼星海一样,抗战期间位于西安市七贤庄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成为海内外热血人士关注的热点,这里是红色的桥梁,千千万万热血爱国青年从这里奔赴延安;这里是红色堡垒,一批批党和军队的领导人从这里出发,赶赴抗日最前线和与敌特斗争的战场;这里是红色枢纽,大批枪弹医药军需品在这里集中,送到延安,送到前线。

在8年抗战期间,林伯渠、董必武等先后在“八办”出任中共代表,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许多我党我军的领导人都到过“八办”,其中周恩来自1936年12月至1946年1月,在这里留驻23次。斯诺夫妇、白求恩、胡志明等也都通过这里到了延安。“七贤庄”这个名字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存亡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那烽火连天的日子里,围绕“七贤庄”发生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斗争,发生了一幕幕与中国命运紧紧相连的重大事件。

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1956年,西安市开始在七贤庄建立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1959年纪念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40多年来,纪念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成为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1959年八办纪念馆开放时,只有一个院子,之后,陕西省和西安市协调有关单位和住户回收其他院子,到1995年,一号院到七号院被全部收回。纪念馆用这些院子和大量的历史遗留文物举办各类展览,对群众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八办”精神教育。近年来,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念馆主动走出去,到学校开辟第二课堂,把七贤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讲述给孩子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