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英的争论实质,是建设一个何种模式的欧洲。布莱尔主张建立一个自由化的欧洲。他强调,欧盟现行的财政体制过于“社会化”,过于保护法国缺乏竞争力的农业,而未更多投资能加强欧洲竞争力的科研、教育、就业等领域,从而阻碍了欧洲经济的增长。施罗德则认为,欧洲不是一个普通市场,而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模式,它是建立在共同价值、权利和义务基础上的社会模式。他批评说,谁要是借国家利己主义毁坏这个模式,那就是对后人的犯罪。
布莱尔在欧盟议会中表示,他一直“热衷支持欧盟”,但他同时强调,大多数欧洲人希望改革,但既不是要取消欧盟,更不是要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如果不注重民众意愿,欧盟将面临失败的危险。他还表示,英国并不想让欧盟的农业补贴在短时间内消失,但其农业政策必须有所改革。
针对英国的态度,德国联邦政府发表文件强调,英国政府拒绝降低欧盟返款份额违背欧盟发展的实际情况。英国目前的富庶程度已经名列欧盟第四,其经济状况与撒彻尔夫人执政时已有较大好转。文件还强调,从1992年起,欧盟农业政策已作重大变革,比如农业补贴从产量补贴向种类和质量补贴转变。欧盟实施各项改革是在德国政府倡导下、在法国的鼎力支持下才得以实行的。现在,布莱尔政府无视欧盟政治历史现实,无疑是贬低欧盟核心国家德国和法国,过于夸大英国在欧盟内部结构和机制改革中的作用。施罗德还指出,欧盟成员国在讨论2002年改革农业补贴政策时曾一致同意,把目前的农业政策维持到2013年,英国对此是投了赞成票的。
德英关系过去一直有龃龉,两国在欧洲事务上也有较大分歧。撒切尔执政时期,英国对欧洲一体化不热情,而科尔则极力主张实现统一联合的欧洲。双方政策相左,话不投机。布莱尔执政后,调整对欧洲政策,对参与欧洲联合进程表现出热情。施罗德仰慕布莱尔,曾多次提到要以布莱尔为榜样。施罗德主张英法德共同推进欧洲建设。布莱尔也曾在德国《世界报》上发表文章称,德英政策上有很多共同点,施罗德的新中间路线与英国的第三条道路一致,他希望利用施罗德执政之机给两国关系注入动力,与德国建立
更密切的关系。在施罗德与布莱尔等一批欧洲新型社民党人共同努力下,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顺利。
德英对伊拉克战争的立场截然相反,施罗德与布莱尔的友谊开始“淡化”。在这次欧盟会议上,两人又吵红了脸。此间媒体分析,布莱尔对双方闹翻并不在意。第一,英国经济一花独放,布莱尔竞选连任。第二,德国提前大选,施罗德连任可能性极小,而法国总统希拉克2006年后也可能退居二线。处于强势地位的布莱尔有机会使英国成为欧盟领头羊。(本报柏林6月27日电)